|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3-31页 |
| ·发光材料简介 | 第13-14页 |
|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4-19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 | 第14-15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15-16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特点 | 第16-17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17-19页 |
| ·稀土硫氧化物发光材料的研究概况 | 第19-25页 |
| ·稀土硫氧化物的结构特点 | 第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9-21页 |
| ·稀土硫氧化物发光材料的表征手段 | 第21-25页 |
| ·稀土硫氧化物发光材料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 ·稀土硫氧化物发光材料的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稀土硫氧化物发光材料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 ·微波法在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 ·微波特征及其发展 | 第26-27页 |
| ·固体物质对微波的吸收 | 第27页 |
| ·微波法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创新点 | 第29页 |
|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 第2章 La_2O_2S:Eu红色荧光粉的微波法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31-44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La_2O_2S:Eu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32-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 ·结论 | 第36页 |
| ·助熔剂对La_2O_2S:Eu的合成及性质的影响 | 第36-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3章 Ln_2O_2S:Tb(Ln=Gd,Y,La)绿色荧光粉的微波法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44-60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微波法合成Gd_2O_2S:Tb及其性质研究 | 第44-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微波法合成La_2O_2S:Tb及其性质研究 | 第50-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微波法合成Y_2O_2S:Tb及其性质研究 | 第54-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4章 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_2O_2S:Eu,Mg,Ti的微波法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60-76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Gd_2O_2S:Eu,Mg,Ti的合成及长余辉发光性质研究 | 第60-69页 |
| ·实验部分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助熔剂对Gd_2O_2S:Eu,Mg,Ti的合成及性质的影响 | 第69-76页 |
| ·实验部分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第5章 新型发光材料La_2O_2S:Ag的微波法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76-81页 |
| ·引言 | 第76页 |
| ·La_2O_2S:Ag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76-81页 |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 ·结论 | 第81-83页 |
| ·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