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综述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安理会改革的背景 | 第13-19页 |
一、联合国的作用与局限 | 第13-14页 |
二、安理会的地位、改革的紧迫性、改革的实质和历程 | 第14-17页 |
(一) 安理会的地位 | 第14页 |
(二) 安理会改革的紧迫性(原因) | 第14-16页 |
(三) 安理会改革历程 | 第16-17页 |
三、安理会改革的实质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印度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追求 | 第19-37页 |
一、冷战时代,印度的独立外交及印度与联合国的关系 | 第19-23页 |
(一) 尼赫鲁的大国战略构想 | 第19-20页 |
(二) 冷战时期,印度与联合国的关系 | 第20-23页 |
二、冷战后,印度对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追求 | 第23-37页 |
(一) 印度的崛起 | 第23-26页 |
(二) 印度大国战略的层次 | 第26-28页 |
(三) 印度对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追求 | 第28-37页 |
第三部分 影响印度“常任”的决定因素:印度与大国的互动 | 第37-51页 |
一、美国:印度“常任”的最大障碍 | 第37-44页 |
二、英法:名义多于实质 | 第44-46页 |
三、俄罗斯:模糊表态 | 第46-51页 |
第四部分 印度与日本、德国、巴西的竞争与博弈 | 第51-59页 |
一、“四国同盟”及其利弊 | 第51-54页 |
二、四国的竞争与博弈 | 第54-59页 |
(一) 印度的优势 | 第55-57页 |
(二) 印度的劣势 | 第57-59页 |
第五部分 中国对印度“入常”的应对之策 | 第59-68页 |
一、中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 | 第59-62页 |
(一) 中国的谨慎表态及其原因 | 第59-60页 |
(二) 中国应采取积极的立场 | 第60-62页 |
二、中国对印度“常任”的态度及原因 | 第62-64页 |
三、中国对印度“常任”的应对之策及其原因分析 | 第64-68页 |
结论 | 第68-7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5-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