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轮胎热解油组成分布和轻馏分脱硫氮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废轮胎综合回收利用现状 | 第12-14页 |
| ·原形改制 | 第12-13页 |
| ·再生利用 | 第13页 |
| ·冶炼钢铁 | 第13页 |
| ·热化学利用 | 第13-14页 |
| ·废轮胎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固定床热解工艺 | 第14-15页 |
| ·移动床热解工艺 | 第15页 |
| ·回转窑热解工艺 | 第15-16页 |
| ·流化床热解工艺 | 第16页 |
| ·烧蚀床热解工艺 | 第16页 |
| ·其他工艺 | 第16-17页 |
| ·废轮胎热解油的应用分析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热解油整体应用分析 | 第17-18页 |
| ·热解油轻质馏分应用分析 | 第18-19页 |
| ·热解油中质馏分应用分析 | 第19-20页 |
| ·重质馏分油应用分析 | 第20-21页 |
| ·油品的加氢精制 | 第21-23页 |
| ·热解油加氢精制的目的 | 第21页 |
| ·加氢精制技术应用进展 | 第21-23页 |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29页 |
|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性质分析 | 第26页 |
| ·油品组成分析 | 第26页 |
| ·元素组成分析 | 第26-27页 |
| ·加氢精制反应 | 第27-29页 |
| 第3章 热解油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的组分分布 | 第29-41页 |
| ·废轮胎热解油各馏分质量收率分布 | 第29-30页 |
| ·废轮胎热解油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 第30-32页 |
| ·不饱和烃的分布 | 第30-31页 |
| ·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组成分布 | 第31-32页 |
| ·废轮胎热解油中非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分布 | 第32-39页 |
| ·含硫化合物的分布 | 第32-36页 |
| ·含氮化合物的分布 | 第36-38页 |
| ·酸性含氧化合物的分布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热解油轻质馏分加氢精制反应过程的研究 | 第41-53页 |
| ·热解油轻质馏分和汽油组成和性质分析 | 第41-43页 |
| ·轻质馏分组成和性质分析 | 第41-42页 |
| ·汽油馏分主要性质分析 | 第42-43页 |
| ·加氢精制催化剂预处理 | 第43-45页 |
| ·催化剂预硫化 | 第43页 |
|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43-45页 |
| ·加氢精制反应过程的研究 | 第45-51页 |
| ·最大掺炼比的确定 | 第45-46页 |
| ·反应条件对加氢精制反应过程的影响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轻质馏分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本征动力学 | 第53-63页 |
| ·催化剂内、外扩散对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影响的消除 | 第53-55页 |
| ·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第53-54页 |
| ·内扩散影响的消除 | 第54-55页 |
| ·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数据 | 第55页 |
| ·加氢脱硫和脱氮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5-61页 |
| ·加氢脱硫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5-57页 |
| ·加氢脱氮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动力学方程参数的估值与检验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符号说明 | 第73-75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