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页 |
·芳烃脱烯烃工艺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白土精制 | 第11页 |
·加氢精制 | 第11-12页 |
·催化精制 | 第12页 |
·白土原料及物化性质 | 第12-17页 |
·高岭石粘土 | 第13页 |
·海泡石粘土 | 第13页 |
·凹凸棒石粘土 | 第13页 |
·膨润土 | 第13-16页 |
·白土物化性质 | 第16-17页 |
·白土生产 | 第17页 |
·白土制备 | 第17-18页 |
·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 | 第18-21页 |
·提纯膨润土 | 第18-19页 |
·人工钠化膨润土 | 第19-20页 |
·活性白土(颗粒白土) | 第20页 |
·有机膨润土 | 第20-21页 |
·颗粒膨润土(猫砂) | 第21页 |
·白炭黑 | 第21页 |
·杂多酸化合物 | 第21-22页 |
·杂多酸的定义和特点 | 第22页 |
·白土脱烯烃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0页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实验条件 | 第25页 |
·白土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6页 |
·催化剂活性的表征 | 第26-27页 |
·催化剂结构性能表征 | 第27-30页 |
·物理吸附及催化剂宏观性质的测定 | 第27-28页 |
·催化剂酸性的表征 | 第28-29页 |
·XRD的表征 | 第29页 |
·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29-30页 |
第3章 鄂州活性白土及改性研究 | 第30-45页 |
·负载杂多酸型白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0-33页 |
·活化温度对负载磷钨酸型白土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烘焙时间对负载磷钨酸型白土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磷钨酸负载量对白土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负载Lewis酸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不同Lewis酸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鄂州活性白土负载Lewis酸前后的表征 | 第35-37页 |
·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工业制备中活化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负载A Lewis酸球型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 第39-40页 |
·负载其他活性组分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硫酸铝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负载复合活性组分对白土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鄂州颗粒白土与鄂州活性白土催化活性的比较 | 第43-45页 |
第4章 临安活性白土及内蒙古白土的改性研究 | 第45-59页 |
·负载Lewis酸型白土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48页 |
·不同氯化铝负载量对白土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用稀盐酸处理负载不同氯化铝含量的临安白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不同A Lewis酸负载量对临安白土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负载硫酸铝对临安白土活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硫酸铝不同负载量对白土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复合活性组分负载对临安白土脱烯烃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内蒙古颗粒白土负载A Lewis酸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59页 |
·不同浸渍时间对内蒙古颗粒白土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负载量对内蒙古颗粒白土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负载A Lewis酸前后内蒙古颗粒白土的表征分析 | 第54-59页 |
第5章 催化剂工业侧线评价试验及工业化 | 第59-68页 |
·侧线流程图 | 第60-61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61页 |
·催化剂装填 | 第61-62页 |
·侧线操作条件 | 第62页 |
·工业侧线结果与讨论 | 第62-65页 |
·催化剂B侧线试验 | 第62-63页 |
·催化剂C侧线试验 | 第63-65页 |
·齐鲁石化工业试验 | 第65-6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5页 |
·工业试验流程图 | 第65页 |
·催化剂的装填 | 第65-66页 |
·工业试验操作条件 | 第66页 |
·工业试验结果 | 第66-6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