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背景 | 第8-19页 |
| 一、 政治、经济、文化向保守的转向 | 第9-11页 |
| 二、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从冲突走向整合 | 第11-12页 |
| 三、 传统品格教育的利弊得失 | 第12-14页 |
| 四、 20世纪60/70年代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兴衰 | 第14-17页 |
| 五、 20世纪80年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反思 | 第17-19页 |
| 第二部分: 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美德伦理学 | 第19-22页 |
| 第三部分: 里考纳的品格教育理论 | 第22-40页 |
| 一、 品格的内容----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普通道德价值观 | 第22-25页 |
| 二、 品格的构成要素 | 第25-29页 |
| (一)、 道德认知 | 第25-27页 |
| (二)、 道德情感 | 第27-28页 |
| (三)、 道德行为 | 第28-29页 |
| 三、 关于品格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29-34页 |
| (一)、 个人与社会 | 第30页 |
| (二)、 灌输 | 第30-31页 |
| (三)、 理智和行为 | 第31-32页 |
| (四)、 内容和形式 | 第32-33页 |
| (五)、 自律与他律 | 第33页 |
| (六)、 道德原则 | 第33-34页 |
| 四、 以品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思想 | 第34-40页 |
| 第四部分: 里考纳论品格教育的实践 | 第40-51页 |
| 一、 关于品格教育的方法、策略 | 第40-45页 |
| 二、 关于品格教育的评估原则 | 第45-51页 |
| 第五部分: 对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 | 第51-57页 |
| 一、 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实现了对先前道德教育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 第51-55页 |
| 二、 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带有明显的传统色彩 | 第55-56页 |
| 三、 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具有唯心主义性质 | 第56-57页 |
| 注 释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