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 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三者之间关系 | 第7-13页 |
1 为什么要以“模式”的形式来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 第7-9页 |
2 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二、 职技高师教育模式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21页 |
1 时代的发展,对职技高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第13-15页 |
2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职技高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15-17页 |
3 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职技高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 | 第17-20页 |
4 研究职技高师教育模式的意义 | 第20-21页 |
三、 对职技高师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1-27页 |
1 教学模式方面 | 第21-25页 |
(1) 教学模式单一,形式僵化 | 第21-22页 |
(2) 专业设置、没有体现职技高师教育特色 | 第22-24页 |
(3) 教学实践性不突出,技能训练形式落后 | 第24-25页 |
2 课程模式方面 | 第25-27页 |
(1) 学科孤立、内容重复 | 第25页 |
(2) 课程类型单一 | 第25-26页 |
(3) 师范性重视不够,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当 | 第26页 |
(4) 未能构建符合职技高师教育特色的教材体系 | 第26-27页 |
(5) 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 第27页 |
四、 构建职技高师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1 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和定位 | 第27-29页 |
2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否科学和有意义 | 第29-31页 |
3 职技高师“双师型”人才素质结构要求 | 第31-35页 |
(1) 身心素质 | 第31页 |
(2) 思想道德素质 | 第31-32页 |
(3) 业务素质 | 第32-35页 |
五、 构建以素质为本位的“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教学模式 | 第35-39页 |
1 构建职技高师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 | 第35-36页 |
2 教学模式的程序和构成 | 第36-39页 |
(1) 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 | 第36-38页 |
(2) “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含义 | 第38-39页 |
六、 构建以素质为本位的“元多统合模块化”的课程模式 | 第39-45页 |
1 “多元统合模块化”课程模式 | 第40-43页 |
(1) 构建“多元统合模块化”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2) “多元统合模块化”的含义 | 第41-43页 |
2 “多元统合模块化”课程模式结构 | 第43-45页 |
(1) 课程模式结构 | 第43页 |
(2) 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设置和各模块的比例 | 第43-45页 |
七、 结束语 | 第45-47页 |
八、 附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