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致 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现场总线技术特点 | 第11-12页 |
1.3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 第12-15页 |
1.4 当前几种常见的现场总线 | 第15-23页 |
1.5 现场总线对控制系统影响 | 第23-25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FF的H1现场总线通信栈的实现 | 第27-41页 |
2.1 FF的H1标准通信栈模型 | 第27-29页 |
2.2 FF现场总线物理层 | 第29-32页 |
2.3 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 第32-34页 |
2.4 现场总线的应用层 | 第34-40页 |
2.4.1 应用层的功能 | 第34页 |
2.4.2 现场总线访问子层(FAS) | 第34-37页 |
2.4.3 现场总线报文规范子层(FMS) | 第37-40页 |
2.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H1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 | 第41-47页 |
3.1 现场总线的网络管理结构与实现 | 第41-43页 |
3.2 现场总线的系统管理结构与实现 | 第43-45页 |
3.2.1 系统管理的结构 | 第43-44页 |
3.2.2 系统管理的功能 | 第44-45页 |
3.3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FF的H1中互操作性的实现 | 第47-59页 |
4.1 互操作性 | 第47-48页 |
4.2 用户层的对象模型 | 第48-53页 |
4.2.1 块模型 | 第49页 |
4.2.2 功能块的内部结构 | 第49-50页 |
4.2.3 功能块的连接 | 第50-51页 |
4.2.4 用户应用块 | 第51-52页 |
4.2.5 块参数模型 | 第52-53页 |
4.2.6 功能块服务 | 第53页 |
4.3 设备描述(DD) | 第53-58页 |
4.3.1 设备描述原理 | 第53-54页 |
4.3.2 设备描述令牌机 | 第54-55页 |
4.3.3 设备描述服务 | 第55-56页 |
4.3.4 设备描述体系 | 第56-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FF协议的应用开发 | 第59-97页 |
5.1 FF现场总线接口设计 | 第60-89页 |
5.1.1 上位机现场总线接口 | 第60-69页 |
5.1.2 现场设备FF接口卡 | 第69-78页 |
5.1.3 FF通信控制和媒体访问单元 | 第78-85页 |
5.1.4 通信栈协议开发 | 第85-89页 |
5.2 FF的温度变送器设计 | 第89-96页 |
5.2.1 硬件 | 第89-90页 |
5.2.2 软件 | 第90-96页 |
5.3 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 | 第96页 |
5.4 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HSE协议 | 第97-113页 |
6.1 引言 | 第97页 |
6.2 HSE系统结构 | 第97-106页 |
6.2.1 TCP/IP通信栈 | 第98-101页 |
6.2.2 HSE系统中的TCP/IP | 第101-103页 |
6.2.3 现场设备访问代理(FDA) | 第103-104页 |
6.2.4 系统管理 | 第104-105页 |
6.2.5 网络管理 | 第105-106页 |
6.3 以太网技术在工业现场的应用 | 第106-108页 |
6.3.1 以太网性能分析 | 第107-108页 |
6.3.2 提高以太网性能的方法 | 第108页 |
6.4 HSE中部分通信协议的应用研究 | 第108-111页 |
6.4.1 UDP和IP协议的实现 | 第109-110页 |
6.4.2 ARP的实现 | 第110-111页 |
6.5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FCS系统 | 第113-121页 |
7.1 FCS的特点 | 第114-115页 |
7.2 中小规模FCS | 第115-116页 |
7.3 应用于大系统的FCS | 第116-118页 |
7.4 FCS与企业信息管理 | 第118-119页 |
7.5 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附录1 FF通信芯片曼彻斯特编码的verilogHDL描述 | 第12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9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