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餐厨垃圾概念及特性 | 第11-12页 |
·餐厨垃圾概念 | 第11页 |
·餐厨垃圾特性分析 | 第11页 |
·餐厨垃圾问题缘由 | 第11-12页 |
2. 上海市餐厨垃圾产生和处理 | 第12-15页 |
·上海市餐厨垃圾产生量 | 第12-14页 |
·上海餐厨垃圾增长趋势 | 第14页 |
·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方式 | 第14-15页 |
3.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 | 第15-17页 |
·管理目的 | 第15页 |
·管理依据 | 第15页 |
·管理原则 | 第15页 |
·管理部门 | 第15-16页 |
·管理方法 | 第16-17页 |
·产生环节源头管理 | 第16页 |
·收运环节规范管理 | 第16页 |
·处置环节市场运作 | 第16-17页 |
4 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 第17-18页 |
·餐厨垃圾规范收运量不高,非法收运处置现象仍然存在 | 第17-18页 |
·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规范化处置技术标准 | 第18页 |
5 上海实行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的环卫目标 | 第18页 |
·市场化的含义和目标 | 第18-21页 |
·市场化的含义 | 第18-19页 |
·市场化的目标 | 第19页 |
·市场化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市场化的现实意义作用 | 第20-21页 |
6. 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 第21-30页 |
·市场化模式的构建 | 第21页 |
·企业参与方式不同的市场化模式 | 第21-30页 |
·公有公营模式 | 第21-23页 |
·公有私营模式 | 第23-25页 |
·私有私营模式 | 第25页 |
·用户和社区自助模式 | 第25-26页 |
·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 第26-30页 |
7 市场化程度不同的餐厨垃圾运作模式 | 第30-33页 |
·市场化程度不同的餐厨垃圾运作模式 | 第30-32页 |
·不完全市场化的餐厨垃圾市场运作模式 | 第30页 |
·完全市场化的餐厨垃圾市场运作模式 | 第30-32页 |
·餐厨垃圾市场化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8 餐厨垃圾收运成本分析 | 第33-39页 |
·样本确定和数据搜集 | 第33-35页 |
·餐厨垃圾单位收运成本计算 | 第35-38页 |
·公式 | 第35-36页 |
·甲单位收运成本计算结果 | 第36-37页 |
·乙单位收运成本计算结果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9 收运处置收费方案形成和分析 | 第39-49页 |
·费用承担主体方案 | 第39-41页 |
·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 | 第41-47页 |
·方案一 | 第41-44页 |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1-42页 |
·相关利益主体及其经济利益分析 | 第42-44页 |
·相关利益主体 | 第43页 |
·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 | 第43-44页 |
·方案的效果分析 | 第44页 |
·方案二 | 第44-47页 |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6页 |
·方案效果分析 | 第46-47页 |
·方案选择和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方案选择 | 第47-49页 |
10. 结论 | 第49-51页 |
·总体原则 | 第49页 |
·处理费标准 | 第49页 |
·厨余垃圾物流图 | 第49-50页 |
·厨余垃圾处理费结算流程图 | 第50-51页 |
·建立餐厨垃圾处理费转移支付机制的关键环节 | 第51页 |
11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