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导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和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采用的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古村落 | 第18-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古村落旅游 | 第20-23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23-24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24-25页 |
·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3 相关理论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 第26-35页 |
·产权理论 | 第26-28页 |
·产权理论介绍 | 第26-27页 |
·古村落旅游资源产权的内涵 | 第27-28页 |
·现行产权制度对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影响 | 第28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8-32页 |
·公共物品理论介绍 | 第28-30页 |
·古村落旅游地公共物品的供给 | 第30-31页 |
·公共物品外部性问题的启示 | 第31-32页 |
·社区参与理论 | 第32-35页 |
·社区参与理论介绍 | 第32-33页 |
·古村落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第33-35页 |
4 古村落旅游地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 第35-45页 |
·古村落旅游地管理体制中的利益相关者 | 第35-38页 |
·管理主体 | 第36-37页 |
·经营主体 | 第37-38页 |
·其他古村落遗产关心者 | 第38页 |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关键利益主体 | 第38-40页 |
·地方政府 | 第38-39页 |
·外来企业 | 第39页 |
·当地社区 | 第39-40页 |
·利益主体间矛盾的焦点 | 第40-42页 |
·旅游经营权问题 | 第40-41页 |
·旅游收益分配问题 | 第41页 |
·古建筑维修主体问题 | 第41-42页 |
·利益主体间的关系 | 第42-45页 |
·力量对比 | 第42页 |
·共同目标 | 第42-43页 |
·协调机制 | 第43-45页 |
5 古村落旅游经营模式实践与探索 | 第45-60页 |
·古村落旅游一般经营模式 | 第46-50页 |
·政府投资经营 | 第46页 |
·企业租赁经营 | 第46-48页 |
·个人承包经营 | 第48-49页 |
·村民集体经营 | 第49-50页 |
·西递和宏村模式比较 | 第50-60页 |
·企业租赁经营的宏村模式 | 第51-52页 |
·村民集体经营的西递模式 | 第52-54页 |
·两种模式比较 | 第54-58页 |
·综合评述 | 第58-60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60-62页 |
·产权明晰是古村落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和有效经营的前提 | 第60页 |
·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是古村落旅游地管理和经营中的难点 | 第60-61页 |
·村民集体经营是现阶段古村落旅游地经营模式的最优选择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指导教师评语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