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第10-12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的提出第10-11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第11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第11-12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发展历程第12-13页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进展第13-15页
     ·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进展第15-16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6-17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研究地区概况和森林资源现状第19-34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19-22页
     ·自然条件第19-21页
     ·经济条件第21-22页
   ·森林资源第22-27页
     ·土地面积第22-24页
     ·林种区划与林种结构第24页
     ·天然林与人工林比重第24页
     ·森林类型结构第24页
     ·林场区划第24-27页
   ·各类森林面积、蓄积和结构第27-32页
     ·森林活立木蓄积和结构第27页
     ·各龄组面积、蓄积与结构第27页
     ·优势林分面积、蓄积与结构第27页
     ·各林场的森林蓄积第27-32页
   ·林分密度结构第32页
   ·林分的自然生长与枯损第32-34页
3 森林资源动态第34-53页
   ·各类土地面积动态第34-36页
     ·总面积的变化第34-35页
     ·林业用地面积略有减少第35页
     ·有林地面积有较多的增加第35页
     ·人工林面积有所增加第35页
     ·森林覆盖率很高第35页
     ·土地利用率较高第35-36页
   ·森林面积蓄积动态第36-40页
     ·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略有下降第36页
     ·各龄组林分面积、蓄积变化第36-39页
     ·各时段的龄组结构动态第39-40页
     ·林分综合生产力持续下降第40页
   ·各优势林分面积蓄积动态第40-43页
     ·优势林分结构变化第40-42页
     ·各优势树种林分资源变化第42-43页
     ·各优势树种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变化第43页
   ·各龄级林分面积蓄积变化第43-47页
     ·面积动态第43-44页
     ·蓄积动态第44-45页
     ·各龄级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的变化动态第45-46页
     ·各龄级的年生长量与生长率变化第46-47页
   ·各组成树种蓄积变化第47-51页
   ·林分郁闭度变化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4 森林景观变化第53-63页
   ·森林景观特征数第53-58页
   ·满归林业局森林景观动态分析第58-62页
     ·景观类型的划分标准第58-59页
     ·1967年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第59-60页
     ·1996年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第60-61页
     ·1967-1996年主要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变化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5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控制第63-76页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理想结构第63-67页
     ·软阔叶林可持续模型第63页
     ·针叶林可持续模型第63-64页
     ·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第64页
     ·资源可持续经营测度第64-66页
     ·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概念第66-67页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调整控制第67-72页
     ·森林收获调整问题提出第67-68页
     ·森林收获调整典范模式的概念第68-69页
     ·森林收获调整的线性规划模型生成原理第69-72页
   ·森林收获调整试验第72-75页
   ·小结第75-76页
6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第76-93页
   ·林种区划第76-78页
     ·林种区划的指导原则第76页
     ·林种区划依据第76-77页
     ·调整后的林种面积结构第77-78页
   ·按林种的主导功能定向培育森林第78-80页
   ·主要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第80-84页
     ·森林采伐第80页
     ·森林抚育第80-81页
     ·森林更新第81-82页
     ·母树林经营与种苗生产第82-83页
     ·加强护林防火、林政管理第83页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第83-84页
     ·湿地经营管理第84页
   ·认真组织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第84-87页
     ·建立森林经理工作制度第84-85页
     ·提高森林调查质量第85页
     ·逐经理期地把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到位第85页
     ·建立森林经营方案计算机网络第85-86页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第86页
     ·加强林政和野生动物管理第86-87页
   ·调整产业结构第87-89页
     ·营林生产第87页
     ·木材生产第87页
     ·林产工业第87-88页
     ·多种经营第88页
     ·产业结构第88-89页
   ·发展科技第89-90页
     ·目标第89页
     ·项目第89-90页
     ·措施第90页
   ·控制林区人口第90-91页
     ·目标第90页
     ·措施第90-91页
   ·扶持政策第91-92页
     ·经济扶持政策第91页
     ·科技扶持政策第91页
     ·扶持企业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第91-92页
   ·小结第92-93页
7 结论第93-96页
附图第96-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个人简介第106-108页
导师简介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Agent的智能控制节点开发及应用
下一篇: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