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 前言 | 第13-1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三、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四、研究步骤与方法 | 第15-16页 |
| 五、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一部分 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评价)开展情况的文献调研 | 第17-23页 |
| 一、相关概念 | 第17页 |
| 二、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 三、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概况 | 第19-20页 |
| 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开展的情况 | 第20页 |
| 五、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启示 | 第20-21页 |
| 六、进一步改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思考 | 第21-23页 |
| 第二部分 关于“教学评价常态化”的研究 | 第23-26页 |
| 一、“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涵 | 第23页 |
| 二、教学评价常态化的类型 | 第23-24页 |
| 三、教学评价常态化的意义 | 第24页 |
| 四、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 五、教学评价常态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5-26页 |
| 第三部分 我国现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 | 第26-46页 |
| 一、临床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第26-27页 |
| 二、临床教学评价的基本分类 | 第27-29页 |
| 三、对高等医学教育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分析 | 第29-34页 |
| 四、医学院校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设置情况分析 | 第34-46页 |
| 第四部分 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的内容及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分析 | 第46-55页 |
| 一、临床教学质量相关概念与内涵 | 第46-48页 |
| 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 | 第48-50页 |
| 三、对本科医学教育国际国内标准的研究和思考 | 第50-51页 |
| 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第51-53页 |
| 五、对研制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 第53-55页 |
| 第五部分 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5-82页 |
| 一、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预案的构建 | 第55-64页 |
| 二、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分析 | 第64-67页 |
| 三、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与确定 | 第67-82页 |
| 第六部分 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82-99页 |
| 一、概念 | 第82页 |
| 二、指标权重系数专家咨询表的设计 | 第82-86页 |
| 三、各指标权重系数的专家咨询 | 第86页 |
| 四、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 第86-95页 |
| 五、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95-98页 |
| 六、军医大学实习医院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 第98-99页 |
| 第七部分 讨论 | 第99-104页 |
| 一、研究方法的先进性 | 第99-100页 |
| 二、设置指标的全面性 | 第100页 |
| 三、研究权重系数的科学性 | 第100页 |
| 四、评价量表的适用性 | 第100-101页 |
| 五、评价范围的合理性 | 第101-102页 |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2-103页 |
| 七、需要继续研究的内容 | 第103-104页 |
| 全文小结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9-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 附件1 | 第123-126页 |
| 附件2 | 第126-138页 |
| 附件3 | 第138-151页 |
| 附件4 | 第151-154页 |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