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关于农村信息化定义 | 第12-13页 |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 第13页 |
·农村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村信息化及相关概念概述、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28页 |
·农村信息化内涵 | 第15-17页 |
·农村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第17-19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第17页 |
·农村信息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第17-19页 |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 | 第21-22页 |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22-24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 第24页 |
·农民组织建设情况 | 第24页 |
·农村信息员发展情况 | 第24页 |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应用情况 | 第24-25页 |
·我国农村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政府在农村信息化作用不够 | 第26页 |
·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第26页 |
·激励运营商投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利益机制不健全 | 第26页 |
·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涉农信息资源分散缺乏 | 第26-27页 |
·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 | 第27页 |
·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 | 第27页 |
·缺乏专业信息人才,信息工作队伍业务水平不高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实证研究 | 第28-40页 |
·加强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28-31页 |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1-33页 |
·调查地点、调研对象、内容及调查方法 | 第31页 |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1-33页 |
·案例:大兴区榆垡镇西黄垡村农村信息化建设调研情况分析 | 第33-37页 |
·信息化建设概况 | 第34-36页 |
·取得的成绩 | 第36-37页 |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水平整体上处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 第37-38页 |
·信息服务站点很少,对于农民生产生活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 第38页 |
·对广大村地区的信息化的培训还有很大空间 | 第38页 |
·农村地区远程教育培训没有充分利用 | 第38页 |
·获取信息的渠道依然是制约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 | 第38页 |
·解决信息化的“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问题 | 第38-39页 |
·缺乏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农村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 | 第40-44页 |
·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经验做法 | 第40-42页 |
·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40页 |
·科研、培训和推广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信息化 | 第40-41页 |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健全,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 第41页 |
·注重资源整合,方便农民获取实用信息 | 第41页 |
·农村信息化相关法规健全 | 第41-42页 |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 | 第42-44页 |
·在政策保证的前提下,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设备与资金投入 | 第42页 |
·提高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 第42页 |
·整顿与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点 | 第42页 |
·尽快解决京郊“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 | 第42页 |
·加强整体规划和战略整合,出台新农村信息化整体推进方案 | 第42-43页 |
·加强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培训工作,改变现在单纯的培训手段 | 第43页 |
·实施“一村一网”工程 | 第43页 |
·政府给予农民适当的补贴,引导企业对农村市场的投入 | 第43页 |
·重整农村文化,在农村打造健全的信息化平台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