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及力学响应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 ·课题研究必要性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现状 | 第10页 |
|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 ·主要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 第14-21页 |
|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发展 | 第14-15页 |
|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介绍 | 第15-18页 |
| ·CBR 设计法 | 第15页 |
| ·AASHTO 的设计方法 | 第15-16页 |
| ·美国AI 设计法 | 第16-17页 |
| ·SHELL 设计法 | 第17-18页 |
| ·国内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介绍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我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原因 | 第21-24页 |
|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 | 第21-22页 |
|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不足与改善 | 第24-33页 |
| ·路面弯沉指标评价 | 第24-25页 |
| ·路基顶面压应变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 ·温度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 | 第26-31页 |
| ·沥青路面的低温缩裂 | 第26-27页 |
| ·沥青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计算规律 | 第27-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半柔性材料的性能及其优越性 | 第33-41页 |
| ·半柔性材料的强度特征 | 第33-36页 |
| ·劈裂强度 | 第33-35页 |
| ·抗压回弹模量 | 第35-36页 |
| ·半柔性材料的温缩特性 | 第36-37页 |
| ·半柔性材料耐疲劳性能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六章 新建半刚性与半柔性沥青路面设计 | 第41-55页 |
| ·新建半刚性沥青路面设计 | 第41-49页 |
| ·路面结构设计分析及计算 | 第42-45页 |
| ·温度应力与温度疲劳应力计算 | 第45-49页 |
| ·新建半柔性沥青路面设计 | 第49-52页 |
| ·材料力学参数及容许值确定 | 第49页 |
| ·半柔性组合设计计算结果 | 第49-50页 |
| ·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应力计算及分析 | 第50-51页 |
| ·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与温度疲劳应力验算 | 第51-52页 |
| ·半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结构层应力比较分析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两种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 | 第55-77页 |
| ·有限元法介绍 | 第55-60页 |
| ·有限元法基本思路 | 第55页 |
| ·基本步骤 | 第55-56页 |
| ·八节点六面体等参数单元介绍[23][26] | 第56-59页 |
| ·平面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元介绍 | 第59-60页 |
| ·有限元法计算软件ANSYS 软件简介 | 第60-62页 |
| ·ANSYS 的概况 | 第61页 |
| ·ANSYS 分析的一般流程 | 第61-62页 |
| ·路面结构弹性体系假设模型 | 第62页 |
| ·低温条件下的路面温度应力场分析 | 第62-68页 |
| ·气候及材料参数 | 第62-63页 |
| ·路面温度应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 第63页 |
| ·路面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3-68页 |
| ·新建路面结构荷载作用下应力响应分析 | 第68-76页 |
| ·路面结构分析力学图示 | 第68-69页 |
| ·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69-70页 |
| ·材料参数与荷载约束 | 第70页 |
| ·有限元求解结果分析 | 第70-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八章 应用半柔性材料改建沥青道路设计 | 第77-90页 |
| ·沥青层损坏状况下沥青路面改建设计 | 第78-85页 |
| ·实测铣刨后基层顶面回弹模量 | 第78-79页 |
| ·计算半柔性层结构厚度 | 第79-80页 |
| ·对拟定的路面结构作温度应力验算 | 第80-83页 |
| ·该改建路面荷载作用下应力响应分析 | 第83-85页 |
| ·旧半刚性基层严重开裂的改建道路设计 | 第85-89页 |
| ·对含基层断裂的沥青路面进行力学计算 | 第85-86页 |
| ·轮载边缘作用在裂缝处几种结构组合受力计算 | 第86-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 ·展望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