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块根作物收获机论文

单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3页
SUMMARY第3-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第9-12页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面对的技术难题第12页
   ·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第12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思路第12-14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第13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第13-14页
   ·本课题主要设计内容第14-16页
     ·研究目标第14-15页
     ·采取的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结构及主要部件设计第16-40页
   ·马铃薯的生长农艺特征及收获要求第16页
     ·马铃薯的生长农业特征第16页
     ·收获要求第16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方案确定及工作原理第16-18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方案确定[28]第16-17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总体结构第17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挖掘部件的设计第18-22页
     ·挖掘铲的设计第19-21页
     ·铲架的设计第21页
     ·仿形镇压轮的设计第21-22页
     ·切土盘部件的设计第22页
   ·第一级升运器的设计第22-27页
     ·第一级升运器结构类型的选择第22-23页
     ·第一级升运器基本参数的确定第23页
     ·第一级升运器速度的确定及抖动轮参数设计第23-26页
     ·第一级升运器从动轮部件的设计第26-27页
     ·第一级升运器主动轴设计第27页
     ·第一级升运器长度的确定第27页
   ·星形轮的设计第27-28页
     ·星形轮的作用和基本参数第27页
     ·星形轮转速及外型尺寸的确定第27-28页
   ·第二级升运器的设计第28-33页
     ·第二级升运器的要求及特点第28-29页
     ·第二级升运器的参数确定第29-32页
     ·防石装置的设计第32-33页
   ·分级清选装置的设计第33-38页
     ·分级装置的类型选择第33-34页
     ·分级装置的设计第34-38页
     ·清理装置的选用第38页
   ·分选台的设计第38-40页
     ·分选台的形式选用第38-39页
     ·分选台速度的确定第39-40页
第三章 传动系统方案及参数的确定第40-52页
   ·传动系统的确定第40-41页
   ·各传动比的确定第41页
     ·齿轮箱传动比确定第41页
     ·第一级升运器与星形轮之间的传动比确定第41页
     ·星形轮轴与第二级升运器之间的传动比确定第41页
   ·功率需求计算第41-45页
     ·挖掘部分消耗功率P_1第41-42页
     ·第一级升运器消耗功率P_2第42页
     ·第二级升运器消耗功率P_3第42-43页
     ·星形轮消耗功率P_4第43页
     ·分级清理装置功率损耗P_5第43-44页
     ·分选台的消耗功率P_6第44页
     ·牵引功率P_7第44页
     ·总功率消耗P第44-45页
   ·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第45-52页
     ·链条Ⅰ的参数选择与计算第45-46页
     ·链条Ⅰ的链轮尺寸第46页
     ·链条Ⅱ的参数选择与计算第46-47页
     ·链条Ⅱ上从动链轮参数确定第47页
     ·齿轮箱的设计计算第47-49页
     ·第一级升运器主动轴的设计与校核第49-50页
     ·分级滚轴传动皮带的选用第50-52页
第四章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主要零件的仿真分析第52-57页
   ·分析软件的介绍第52页
   ·挖掘铲的静力分析第52-54页
     ·创建挖掘铲分析模型第52页
     ·利用COSMOSWroks 模块进行静力分析第52-53页
     ·结果分析第53-54页
   ·铲架力学分析第54-57页
     ·铲架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4页
     ·利用静力分析模块进行分析第54-55页
     ·结果分析第55页
     ·铲架的重新建模与静力再分析第55页
     ·模型重建后结果分析第55-57页
第五章 样机的模型建立及效益评价第57-59页
   ·样机模型及图纸的绘制第57-58页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外型尺寸第58页
   ·经济效益评价第58-59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59-61页
   ·结论第59页
   ·建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作者简介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附表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2轴对称樟脑磺酰胺基醇配体催化环己烯乙炔对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
下一篇:医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