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白藜芦醇对肝癌自杀基因治疗旁杀伤增效作用的GJIC机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研究背景第12-30页
 1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基因治疗方案第12页
   ·自杀基因体系及其抗肿瘤机制第12-13页
   ·自杀基因疗法的旁观者效应第13-14页
   ·肝癌自杀基因的载体及表达第14-15页
   ·联合基因增效疗法第15页
 2 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通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5-23页
   ·GJIC的结构及物质基础第15-16页
   ·GJIC的生理功能及GJIC功能的调控第16-18页
   ·GJIC与肿瘤第18-19页
   ·恢复GJIC功能与肿瘤的治疗第19-21页
   ·促进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第21-22页
   ·调节GJ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肿瘤自杀基因增效作用的研究第22页
   ·GJIC的检测方法第22-23页
 3 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及治疗法则第23-24页
 4 虎杖中白藜芦醇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24-30页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第24-26页
   ·白藜芦醇抗肿瘤研究概况第26-30页
第2章 实验研究第30-44页
 实验一 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第30-34页
  1 材料第30页
  2 方法第30-31页
  3 结果第31-33页
  4 讨论第33-34页
 实验二 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第34-38页
  1 材料第34页
  2 方法第34-35页
  3 结果第35-36页
  4 讨论第36-38页
 实验三 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缝隙连接蛋白的影响第38-44页
  1 材料第38-39页
  2 方法第39-40页
  3 结果第40-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第3章 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1 结论第44页
 2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附录第53-58页
 附件1 本论文中使用的缩略语第53-54页
 附件2 流式细胞图第54-57页
 附件3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白藜芦醇GJ功能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相关话语为核心的分析
下一篇:核苷(酸)类似物序贯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