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立题背景 | 第8-10页 |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 | 第8-9页 |
·黑木耳的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国内外黑木耳多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黑木耳深层发酵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黑木耳多糖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黑木耳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降血糖活性 | 第11-12页 |
·降血脂活性 | 第12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2-13页 |
·抗凝血活性 | 第13页 |
·抗辐射活性 | 第13页 |
·对动物运动机能的影响 | 第13页 |
·抗衰老活性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贵州特色中药资源提取液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研究 | 第16-25页 |
·引言 | 第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6-17页 |
·试剂及原料 | 第16-17页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17页 |
·原料提取液的制备 | 第17-18页 |
·培养方法 | 第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8-23页 |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8-19页 |
·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9-20页 |
·原料的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20-23页 |
·六种贵州特色中药水提取液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21-22页 |
·六种贵州特色中药乙醇提取液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22-23页 |
·天麻的主要化学成分概述 | 第23-24页 |
·结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添加天麻乙醇提取液的黑木耳深层发酵工艺研究 | 第25-44页 |
·引言 | 第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材料 | 第25-27页 |
·菌种 | 第25-26页 |
·试剂及原料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培养方法 | 第27-28页 |
·分析方法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2页 |
·菌种的培养条件研究 | 第28-29页 |
·添加天麻乙醇提取液的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优化研究 | 第29-39页 |
·不同碳源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29-30页 |
·碳源质量浓度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氮源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氮源质量浓度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31-32页 |
·无机盐质量浓度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32-33页 |
·天麻乙醇提取液质量浓度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33页 |
·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基 | 第33-39页 |
·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39-42页 |
·接种量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39-40页 |
·培养基初始pH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40页 |
·种龄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40-41页 |
·培养温度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41-42页 |
·摇瓶装液量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黑木耳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44-50页 |
·引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发酵液 | 第44页 |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胞外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第45页 |
·第二步沉淀时乙醇浓度对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二步沉淀时温度对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6页 |
·第二步沉淀时间对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6页 |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第二步沉淀时的乙醇浓度对胞外多糖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第二步沉淀时温度对胞外多糖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二步沉淀的静置时间对胞外多糖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15L发酵罐小试工艺条件研究 | 第50-61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试验材料 | 第50-52页 |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发酵罐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培养基 | 第52-53页 |
·培养方法 | 第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发酵罐试验空白发酵曲线 | 第53-54页 |
·发酵罐通气量对深层发酵的影响 | 第54-56页 |
·两段温度培养控制策略研究 | 第56-57页 |
·两段pH控制策略研究 | 第57-59页 |
·验证试验 | 第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总结 | 第61-62页 |
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论文发表清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