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0页 |
二、缺席判决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4页 |
三、现代缺席判决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4-21页 |
(一) 诉讼公正与缺席判决制度 | 第14-16页 |
(二) 诉讼效益与缺席判决制度 | 第16-18页 |
(三) 程序正当性与缺席判决制度 | 第18-19页 |
(四) 私法自治与缺席判决制度 | 第19-21页 |
四、比较法视野下的缺席判决制度 | 第21-34页 |
(一) 大陆法系的缺席判决制度 | 第21-26页 |
(二) 英美法系的缺席判决制度 | 第26-29页 |
(三) 缺席判决制度的模式厘定:探寻法条背后的规律 | 第29-31页 |
(四) 对两种缺席判决模式的价值评析 | 第31-34页 |
五、我国缺陷判决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 第34-43页 |
(一) 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4-35页 |
(二) 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特征 | 第35-37页 |
(三) 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缺陷 | 第37-43页 |
六、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完善 | 第43-54页 |
(一) 模式选择:一方辩论主义为主,特殊情形下采用缺席判决主义和限制异议制度 | 第44-46页 |
(二) 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 | 第46-54页 |
七、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