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0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2 新制度主义与高等教育制度及其变迁 | 第17-30页 |
·新制度主义的概述 | 第17-21页 |
·新制度主义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新制度主义的学科流派及代表人物 | 第18-21页 |
·新制度主义的制度与高等教育制度 | 第21-26页 |
·制度 | 第21-24页 |
·高等教育制度 | 第24-26页 |
·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 第26-28页 |
·制度变迁 | 第26-27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 第27-28页 |
·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启示 | 第28-30页 |
3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实践透视 | 第30-47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程与起因 | 第30-35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程 | 第30-34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起因 | 第34-35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成就与不足 | 第35-38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成就 | 第35-36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不足 | 第36-38页 |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实例分析 | 第38-47页 |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旧制度的去制度化过程 | 第39-41页 |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新制度的构建 | 第41-43页 |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制度的维系 | 第43-47页 |
4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展望 | 第47-54页 |
·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第47-48页 |
·制度变迁外部环境的优化 | 第48-51页 |
·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 第49-50页 |
·营造社会的文化氛围 | 第50-51页 |
·制度变迁内部环境的优化 | 第51-54页 |
·调动高校主体积极性 | 第51-52页 |
·规范高校内部制度 | 第52页 |
·弘扬优良大学精神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