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刑事证明标准概论 | 第13-20页 |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概念辨析 | 第13-16页 |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与相邻范畴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一)、刑事证明标准和证明要求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二)、刑事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 第18-19页 |
(三)、刑事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的关系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价值分析 | 第20-25页 |
一、程序正义 | 第20-21页 |
二、实体正义 | 第21页 |
三、人权保障 | 第21-22页 |
四、诉讼效率保障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两大法系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25-31页 |
一、英美法系"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 第25-26页 |
二、大陆法系"内心确信"标准 | 第26-28页 |
三、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的共同特点及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 第28-31页 |
(一)、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共同特点 | 第28-29页 |
(二)、大法系证明标准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我国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纷争 | 第31-37页 |
一、关于"客观真实观"学说 | 第31-33页 |
(一)"客观真实观"的基本观点 | 第31-32页 |
(二)、客观真实论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二、关于"法律真实说" | 第33-35页 |
三、法律真实学说与客观真实学说的理论分歧 | 第35-37页 |
(一)、关于裁判事实的分歧 | 第35页 |
(二)、证明标准设计的分歧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在存在的缺陷与反思 | 第37-43页 |
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在法律上的规定 | 第37-38页 |
二、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在存在的缺陷 | 第38-41页 |
(一)、三大诉讼法同一标准 | 第38-39页 |
(二)、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存在模糊,难以掌握而且不便操作 | 第39-40页 |
(三)、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标准基本相同 | 第40-41页 |
三、对我国刑事审判证明标准的反思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构想 | 第43-51页 |
一、重构刑事证明标准司法理念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 | 第44-48页 |
(一)、立案的证明标准 | 第44页 |
(二)、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 | 第44-45页 |
(三)、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 | 第45-47页 |
(四)、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 | 第47-48页 |
三、不同的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 第48-49页 |
四、控辩双方承担证明责任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