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电磁学和并行算法解决生物电磁学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课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生物电磁学研究的内容和基础 | 第13-22页 |
·生物电磁学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生物电磁学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用于生物电磁学研究的基本人体模型 | 第15-16页 |
·生物电磁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6-22页 |
·生物电磁学的研究概况及动态 | 第22-24页 |
·国外研究发展概括及动态 | 第22-24页 |
·国内研究发展概况及动态 | 第24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40页 |
第二章 三维阻抗方法及并行算法实现 | 第40-51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三维阻抗方法的推导 | 第41-45页 |
·阻抗方法的基础和阻抗空间的构建 | 第41-42页 |
·迭代方程的生成 | 第42-45页 |
·仿真结果的处理 | 第45页 |
·阻抗方法的并行实现 | 第45-49页 |
·并行阻抗方法的通信方式 | 第46-47页 |
·并行阻抗方法计算平台的搭建 | 第47-48页 |
·并行阻抗方法的效率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在生物电磁学应用中的FDTD方法改进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FDTD计算损耗介质中的散射 | 第52-53页 |
·FDTD网格的改进 | 第53-57页 |
·FDTD方法的网格数值色散 | 第53-54页 |
·修正介质电参数减小数值色散的方法 | 第54-56页 |
·非均匀网格技术 | 第56-57页 |
·改进FDTD方法的验证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高压输电线磁感应强度对人体感应电流的计算 | 第61-72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人体模型 | 第62-65页 |
·人体模型的组织结构 | 第62-63页 |
·人体组织的电参数 | 第63-65页 |
·均匀磁场中人体感应电流的分布 | 第65-67页 |
·100μT磁场的暴露情况 | 第65-66页 |
·0.4μT磁场的暴露情况 | 第66-67页 |
·高压输电线对人体感应电流的计算 | 第67-70页 |
·传输线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 第67-68页 |
·传输线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经颅磁刺激在人脑内的感应电流分布 | 第72-78页 |
·引言 | 第72页 |
·经颅磁刺激的辐射场 | 第72-74页 |
·经颅磁刺激的磁感应强度计算 | 第73页 |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电流 | 第73-74页 |
·人脑模型 | 第74-75页 |
·人脑结构 | 第74页 |
·人脑电参数 | 第74-75页 |
·仿真结果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六章 平面倒F天线辐射对人体比吸收率仿真 | 第78-89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平面倒F天线仿真 | 第79-81页 |
·平面倒F天线的结构 | 第79-80页 |
·平面倒F天线的仿真 | 第80-81页 |
·人体模型 | 第81-83页 |
·人体结构 | 第81-82页 |
·人体组织参数 | 第82-83页 |
·平面倒F天线辐射对人体影响 | 第83-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
第七章 计算机显示器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89-103页 |
·引言 | 第89-91页 |
·计算机泄漏信息截获技术的发展 | 第90-91页 |
·计算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91页 |
·计算机辐射建模 | 第91-96页 |
·辐射模型建立 | 第93-95页 |
·CRT的辐射分析 | 第95-96页 |
·信息辐射和截获重现原理 | 第96-98页 |
·视频信息的频谱特征 | 第96-97页 |
·视频信息的截获实现 | 第97-98页 |
·显示器对人脑的影响 | 第98-100页 |
·小结 | 第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第八章 人体中心网络和可穿戴式网络的研究 | 第103-114页 |
·引言 | 第103-105页 |
·蓝牙窄带可穿戴式网络天线的实现与传输通道估计 | 第105-108页 |
·PIFA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 第105-106页 |
·蓝牙人体表面传输特性的测量 | 第106-108页 |
·用于可穿戴式网络的UWB天线设计 | 第108-112页 |
·UWB天线的结构 | 第109页 |
·UWB天线的仿真与实现 | 第109-112页 |
·小结 | 第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结束语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7-120页 |
作者在学期间所荣获的主要奖项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