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北京市主要植物种滞尘影响机制及其效果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引言第9-16页
   ·城市绿化的功能和作用第9-11页
   ·国内外植物滞尘研究现状第11-14页
     ·单株植物种滞尘能力研究第12-13页
     ·绿地系统滞尘能力研究第13-14页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2 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第16-25页
   ·大气颗粒物监测第16-19页
     ·监测发展历程第16-17页
     ·监测方法和环境标准第17-19页
   ·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第19-21页
     ·TSP浓度第20页
     ·降尘量第20页
     ·分布特征第20-21页
   ·沙尘传输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第21-23页
   ·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第23-25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25-31页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第25页
   ·气候资源第25页
   ·社会经济情况第25-26页
     ·人口第25-26页
     ·生活情况第26页
     ·经济发展第26页
   ·北京市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6-27页
     ·北京市城市化现状第26-27页
     ·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第27页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第27-28页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第28-30页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4 北京市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第31-34页
   ·北京市粉尘的来源第31-33页
     ·外塬粉尘第32页
     ·燃烧粉尘第32页
     ·生产粉尘第32页
     ·覆着粉尘第32页
     ·道路粉尘第32-33页
   ·粉尘的分类及危害第33-34页
     ·粉尘的分类第33页
     ·粉尘的危害第33-34页
5 植物叶片滞尘影响机制研究第34-46页
   ·研究步骤第34-37页
     ·研究对象选择依据第34-36页
     ·实验点确定第36页
     ·采样方法第36-37页
   ·结果分析第37-44页
     ·不同叶面特征叶片滞尘量分析第37-39页
     ·不同环境植物叶片滞尘量分析第39-41页
     ·同株植物种不同高度叶片滞尘量比较第41-43页
     ·植物叶片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累计滞尘量第43-44页
   ·小结第44-46页
6 植物滞尘效果分析第46-49页
   ·研究方法第46-47页
   ·结果分析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7 结论与建议第49-51页
   ·结论第49-50页
   ·建议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个人简介第56-57页
导师简介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海市加工贸易的税收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北京市普通高校排球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