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化工废水处理常用技术 | 第10-13页 |
| ·物理方法 | 第10-11页 |
| ·化学方法 | 第11-12页 |
| ·化学混凝法 | 第11页 |
| ·化学氧化法 | 第11页 |
| ·电化学氧化法 | 第11-12页 |
| ·生物方法 | 第12页 |
| ·物理化学方法 | 第12-13页 |
|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 第13-22页 |
| ·物理处理技术的进展 | 第13-14页 |
| ·磁分离法 | 第13页 |
| ·声波技术 | 第13页 |
|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 | 第13-14页 |
| ·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 | 第14-19页 |
| ·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 | 第14页 |
| ·臭氧氧化技术 | 第14页 |
| ·湿式氧化(WO)和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 | 第14-15页 |
| ·微电解技术 | 第15-19页 |
| ·辐射法、脉冲电晕技术 | 第19页 |
| ·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 第19-20页 |
|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 | 第20-21页 |
| ·组合工艺法 | 第21-22页 |
| ·发展前景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 | 第23-24页 |
|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 第24-38页 |
| ·实验室水样水质状况 | 第24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 ·物化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24-25页 |
| ·生物处理工艺的确定 | 第25页 |
|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25页 |
|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25页 |
| ·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与检测指标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 ·微电解部分 | 第26页 |
| ·混凝沉淀部分 | 第26页 |
| ·检测指标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27-36页 |
| ·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7-33页 |
| ·初始pH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27页 |
| ·停留时间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铁碳质量比对铁碳微电解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曝气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29页 |
| ·催化剂的投加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 ·电流密度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电压梯度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极板间距对铁碳微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橡胶废水的机理研究 | 第32-33页 |
| ·化学需要量与瞬时电流效率 | 第33-34页 |
| ·厌氧生物处理 | 第34-35页 |
| ·接触氧化生物处理 | 第35-36页 |
| ·处理流程的确定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3章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现场研究 | 第38-49页 |
| ·现场水样水质状况 | 第38-39页 |
| ·实验数据及讨论 | 第39-48页 |
| ·铁碳微电解+混凝 | 第39-45页 |
| ·铸铁对微电解过程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铸铁+活性碳对微电解过程的影响 | 第40-43页 |
| ·铸铁性质的改变对微电解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厌氧生物处理 | 第45-46页 |
| ·接触氧化生物处理 | 第46-47页 |
| ·处理流程的确定 | 第47页 |
| ·吨水处理费用估算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建议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