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水质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2页
     ·选题背景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3页
   ·主要内容第13-14页
   ·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4-15页
第2章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研究与实践第15-37页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研究第15-19页
     ·自然资本理论第15-16页
     ·外部性理论第16-17页
     ·产权理论第17-18页
     ·质量资本理论第18-19页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实践第19-28页
     ·绿色 GDP第19-21页
     ·生态补偿第21-28页
   ·水质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第28-37页
     ·水资源定价的国内外研究概述第28-31页
     ·水资源有偿使用第31-35页
     ·存在问题分析第35-36页
     ·水质资源价值核算的发展趋势第36-37页
第3章 水质有偿使用理论及水质定价研究第37-47页
   ·水质资本有偿使用理论第37-44页
     ·水质资本的理论基础第37-42页
     ·水质资本的特性第42-43页
     ·水质资本的社会需求第43-44页
   ·水质资本定价方法研究第44-46页
     ·水质定价的基本原则第44页
     ·水质定价方法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水质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设计研究第47-69页
   ·设计新的水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目的与意义第47-49页
     ·目的第47页
     ·意义第47-49页
   ·制度设计研究的基础与不足第49-54页
     ·现有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安排第49-50页
     ·现有生态补偿的制度安排第50-51页
     ·水权交易的制度形式第51-53页
     ·现有制度的不足与存在问题分析第53-54页
   ·水质资本流通域设计第54-57页
     ·水质资本产权第55页
     ·水质资本使用权第55页
     ·水质资本使用规则第55-57页
   ·实现有偿使用的两种思路第57-59页
     ·按流域梯度的横向流通第57-58页
     ·行政纵向转移支付第58页
     ·两种实现途径的比较分析第58-59页
   ·有偿使用的收支方式探索第59-63页
     ·付费形式第59-60页
     ·税收形式第60-62页
     ·二种方式的比较第62-63页
   ·水质有偿使用的管理机制安排第63-69页
     ·水质有偿使用的管理制度第63-64页
     ·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第64-65页
     ·国家监管体制设计第65-66页
     ·各方利益调整机制第66-69页
第5章 案例分析:以东江流域为例第69-83页
   ·东江流域概况第69-75页
     ·东江和新丰江概况第69-71页
     ·东江供水情况第71-73页
     ·东江供水与新丰江的关系第73-75页
   ·新丰江水质资源价值核算第75-78页
     ·核算结果及修正第75-77页
     ·价值综合分析第77-78页
   ·东江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设计第78-79页
     ·收支主体第78页
     ·支付方式第78-79页
     ·资金的监督管理第79页
   ·政策效益分析第79-80页
   ·完善有偿使用制度的建议第80-83页
     ·调整流域产业布局第80-81页
     ·建立政府主导的水市场机制,发展“水产业”第81页
     ·调整政绩考核方法体系第81页
     ·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第81-8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结论第83页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文章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证据与视听资料比较研究
下一篇:柑橘溃疡病菌重组单链抗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