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辊式带钢连铸过程微观组织模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 ·双辊连铸的凝固过程简介 | 第8页 |
|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 | 第8-9页 |
| ·双辊连铸技术发展情况 | 第9-12页 |
| ·国外发展的情况 | 第9-11页 |
| ·我国发展的情况 | 第11-12页 |
| ·双辊薄带凝固微观组织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确定性模型 | 第12-14页 |
| ·随机性模型 | 第14-15页 |
| ·微观组织仿真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双辊连铸过程宏观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18-30页 |
| ·传热的基本方式 | 第18-19页 |
| ·热传导 | 第18-19页 |
| ·对流换热 | 第19页 |
| ·热辐射 | 第19页 |
| ·方程的离散化 | 第19-25页 |
| ·直角坐标系下的导热微分方程 | 第19-22页 |
| ·直角坐标系下的导热差分方程 | 第22-25页 |
| ·控制方程 | 第25-29页 |
| ·连续性方程 | 第25-26页 |
| ·运动方程 | 第26页 |
| ·能量方程 | 第26-27页 |
| ·铸轧区钢液的本构方程 | 第27-28页 |
| ·N-S 方程 | 第28-29页 |
| ·凝固过程结晶潜热的处理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双辊连铸过程中薄带的微观组织模型 | 第30-46页 |
| ·晶粒形核模型 | 第30-31页 |
| ·生长模型 | 第31-39页 |
| ·枝晶尖端生长动力学 | 第32-36页 |
| ·溶质扩散控制模型 | 第36-37页 |
| ·溶质再分配 | 第37-39页 |
| ·固相分数模型 | 第39-40页 |
| ·柱状晶生长向等轴晶生长转变CET 模型 | 第40-41页 |
| ·双辊连铸薄带凝固组织形成的仿真模型 | 第41-46页 |
| ·CA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 ·CA 法的修正模型 | 第43-44页 |
| ·CAFE 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双辊薄带连铸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6-59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46页 |
| ·定解条件 | 第46-47页 |
| ·模拟条件和物性参数 | 第47-48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 ·浇注温度对薄带坯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8-51页 |
| ·熔池深度对薄带坯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1-54页 |
| ·铸造速度对薄带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4-57页 |
| ·与实际生产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