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3 核心概念 | 第13-14页 |
1.3.1 合作社 | 第13页 |
1.3.2 供销合作社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 第17-25页 |
2.1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1.1 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黄金时期 | 第17-18页 |
2.1.2 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时期 | 第18页 |
2.1.3 恢复中华供销合作总社 | 第18-19页 |
2.1.4 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新阶段 | 第19页 |
2.2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2.2.1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的条件 | 第19-21页 |
2.2.2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2.3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成果 | 第22-25页 |
2.3.1 建立工作体系 | 第22页 |
2.3.2 开展农化服务 | 第22页 |
2.3.3 规范厘清资产 | 第22-23页 |
2.3.4 搭建展会平台 | 第23页 |
2.3.5 整合优势资源 | 第23-25页 |
3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方案设计 | 第25-32页 |
3.1 研究的依据 | 第25页 |
3.2 访谈设计 | 第25-27页 |
3.2.1 访谈目的及访谈主题 | 第25页 |
3.2.2 编制访谈计划 | 第25-27页 |
3.2.3 设计访谈提纲 | 第27页 |
3.3 调查对象的情况与样本的选取 | 第27-28页 |
3.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7页 |
3.3.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27-28页 |
3.4 访谈的实施与结果整理 | 第28-32页 |
3.4.1 实施访谈 | 第28页 |
3.4.2 访谈结果整理 | 第28-31页 |
3.4.3 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第31-32页 |
4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 第32-40页 |
4.1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4.1.1 运行管理不规范 | 第32-33页 |
4.1.2 组织基础力量薄弱 | 第33-34页 |
4.1.3 社有资产存量少负债多 | 第34页 |
4.1.4 专业人才匮乏 | 第34-35页 |
4.1.5 知名度偏低 | 第35-36页 |
4.2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4.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 第36-37页 |
4.2.2 供销社发展缓慢、改造滞后 | 第37-38页 |
4.2.3 历史包袱较重 | 第38页 |
4.2.4 运行机制陈旧僵硬 | 第38-39页 |
4.2.5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 第39-40页 |
5 瓦房店市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和建议 | 第40-48页 |
5.1 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 第40-42页 |
5.1.1 强化基层社组织建设 | 第40页 |
5.1.2 创新基层治理结构 | 第40-41页 |
5.1.3 强化社有资产监管运营机制 | 第41-42页 |
5.2 优化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环境 | 第42-46页 |
5.2.1 创新为农服务体系 | 第42-43页 |
5.2.2 加强宣传力度 | 第43-44页 |
5.2.3 放宽支持政策 | 第44-46页 |
5.3 强化供销合作社的人才技术支撑 | 第46-48页 |
5.3.1 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 第46页 |
5.3.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第46-47页 |
5.3.3 吸收专业人才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