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美德 | 第10-11页 |
·发扬诚信美德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1页 |
·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目的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提出 | 第18-32页 |
·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诸多社会诚信问题 | 第18-22页 |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 第18-19页 |
·企业弄虚作假不断上演 | 第19-20页 |
·官员弄虚作假时有发生 | 第20页 |
·网络诚信缺失尤为严重 | 第20-21页 |
·人们对诚信缺失习以为常 | 第21-22页 |
·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 | 第22-25页 |
·人际交往中的诚信缺失 | 第22-23页 |
·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 第23-24页 |
·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 第24-25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 第25-29页 |
·客观原因 | 第25-27页 |
·主观原因 | 第27-29页 |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 第29-32页 |
·调查设计 | 第29页 |
·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高度关注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危害和影响 | 第32-38页 |
·诚信缺失影响大学生成才就业 | 第32-33页 |
·诚信缺失不利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 | 第33-34页 |
·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人人合作,增加交易成本 | 第34-35页 |
·诚信缺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和谐社会必须特别重视诚信建设 | 第38-44页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第38-40页 |
·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40-42页 |
·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 第44-50页 |
·必须把诚信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第44-46页 |
·家庭诚信教育 | 第44-45页 |
·社会诚信教育 | 第45页 |
·学校诚信教育 | 第45-46页 |
·必须把诚信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 第46-48页 |
·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 | 第46-47页 |
·将诚信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 第47-48页 |
·必须把学生诚信考核纳入到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 | 第48-50页 |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 第48页 |
·建立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 | 第48-49页 |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1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