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 战前中国电力工业 | 第12-16页 |
(一) 电力工业的创办和布局 | 第12-14页 |
(二) 外资电力工业 | 第14-16页 |
二 抗战初期中国电力工业的损失和内迁 | 第16-19页 |
(一) 抗战初期中国电力工业的损失 | 第16-18页 |
(二) 电力工业的内迁 | 第18-19页 |
三 国民政府战时电力工业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 第19-22页 |
(一) 战时电力工业建设的方针 | 第19-21页 |
(二) 战时电力工业建设的规划和布局 | 第21-22页 |
四 大后方电力工业建设 | 第22-33页 |
(一) 资源委员会的电力工业建设 | 第22-29页 |
(二) 中央政府其它部门创办电厂 | 第29-31页 |
(三) 地方政府的电力工业建设 | 第31-32页 |
(四) 民营电力企业 | 第32页 |
(五) 工厂企业自办电厂 | 第32-33页 |
五 战时大后方电业工业建设的特点 | 第33-40页 |
(一) 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促进电力工业建设 | 第33-35页 |
(二) 发展与电力关系密切的电工企业 | 第35-36页 |
(三) 开发水力资源,建设水力电厂 | 第36-39页 |
(四) 推进电力现代化建设 | 第39-40页 |
六 苦境中困难重重的电力工业 | 第40-44页 |
(一) 战争形势制约了国民政府电力工业的发展 | 第40-41页 |
(二) 通货膨胀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电厂生产严重衰落 | 第41-42页 |
(三) 电力工业建设经验不足制约着电力工业的建设 | 第42-44页 |
七 国民政府战时电业工业建设的贡献和历史作用 | 第44-55页 |
(一) 电业工业建设,增强了中国坚持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 | 第44-46页 |
(二) 大后方电业工业建设,初步改变了中国电力工业不合理的布局,促进了中国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 | 第46-48页 |
(三) 为中国电力工业建设积累了经验 | 第48-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