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生态规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国外生态规划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我国生态规划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2 资源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第17-31页
   ·资源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18页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第18-20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原则第21-22页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第21页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第21-22页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程序和方法第22-31页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程序第22-24页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第24-31页
3 研究区域概况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31-41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31-34页
     ·地理位置第31页
     ·地形地貌第31-32页
     ·气候条件第32页
     ·土壤条件第32-33页
     ·水文条件第33-34页
     ·植被条件第34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34-35页
     ·行政及人口概况第34-35页
     ·经济概况第35页
   ·生态环境现状第35-39页
     ·环境质量现状第35-36页
     ·生态环境现状第36-39页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39-41页
     ·大气污染严重,以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为主第39页
     ·水土流失现状严重第39-40页
     ·植被覆盖率低第40页
     ·矿区生态破坏严重第40页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第40-41页
4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第41-65页
   ·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计算第41-44页
     ·生态足迹计算第41-43页
     ·生态承载力计算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第44-53页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第44-50页
     ·酸雨敏感性评价第50-52页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第52-53页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第53-65页
     ·生态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重要性评价第54-56页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第56-58页
     ·洪水调蓄功能重要性评价第58-59页
     ·生态系统产品提供重要性评价第59-61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第61-65页
5 平顶山市生态功能区划第65-71页
   ·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第65页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第65-66页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第66-68页
   ·各功能区描述第68-71页
     ·西部山地森林生态区第68页
     ·北部丘陵森林生态区第68页
     ·中部平原农田、城镇生态区第68-69页
     ·南部丘陵森林、城镇生态区第69-71页
6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第71-85页
   ·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第71-73页
     ·规划目标第71页
     ·指标体系第71-73页
   ·平顶山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第73-78页
     ·西部山地森林生态区第73-75页
     ·北部低山丘陵森林生态区第75-76页
     ·中部平原农田、城镇生态区第76-77页
     ·南部低山丘陵森林、城镇生态区第77-78页
   ·平顶山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第78-81页
     ·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第78-79页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第79-80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第80-81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工程第81-82页
     ·重点工程确定的原则第81页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第81-82页
   ·规划实施效益分析第82-85页
7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第85-87页
   ·确立规划的地位第85页
   ·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规划实施第85页
   ·建立目标责任制第85页
   ·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执法,依法建设、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第85-86页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第86页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保障机制第86-87页
8 结语第87-89页
   ·主要结论第87-88页
   ·不足及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Ⅰ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详细摘要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4×4退化上三角量子色Yang-Baxter矩阵方程的通解(Ⅰ)
下一篇:图像分析技术在粗粒土组构图像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