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39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7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33-37页 |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创新 | 第37-39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 | 第39-71页 |
第一节 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的制度分析理论 | 第39-48页 |
一、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39-41页 |
二、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的构成 | 第41-46页 |
三、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 | 第48-64页 |
一、毛泽东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 | 第49-52页 |
二、邓小平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 | 第52-56页 |
三、江泽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 | 第56-61页 |
四、科学发展观下我国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的创新 | 第61-64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64-71页 |
一、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制度 | 第65-66页 |
二、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生产力 | 第66-67页 |
三、反贫困的基本目标在于共同富裕 | 第67-69页 |
四、反贫困的最终归宿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 第69-71页 |
第二章 我国反贫困制度体系的构建与绩效分析 | 第71-111页 |
第一节 我国反贫困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71-84页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反贫困制度 | 第71-73页 |
二、体制改革推动下的反贫困制度 | 第73-74页 |
三、开发式扶贫时期的反贫困制度 | 第74-78页 |
四、新世纪以来的反贫困制度 | 第78-84页 |
第二节 我国反贫困制度体系的构建 | 第84-101页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体系的阐释 | 第84-86页 |
二、当前我国反贫困制度体系的构建 | 第86-97页 |
三、当前我国反贫困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 | 第97-101页 |
第三节 我国反贫困的制度绩效分析 | 第101-111页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绩效分析的一般理论 | 第101-104页 |
二、我国反贫困的制度效率分析 | 第104-106页 |
三、我国反贫困的制度公平分析 | 第106-108页 |
四、我国反贫困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108-111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村与城镇反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 | 第111-143页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反贫困制度问题的总体分析 | 第111-122页 |
一、当前我国的制度短缺及表现形式 | 第111-116页 |
二、当前我国反贫困的制度困境 | 第116-122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 | 第122-133页 |
一、我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变迁 | 第123-128页 |
二、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制度成因 | 第128-133页 |
第三节 当前我国城镇反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 | 第133-143页 |
一、当前我国城镇贫困的现状及其特征 | 第133-136页 |
二、当前我国城镇贫困的制度成因 | 第136-143页 |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下我国反贫困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 | 第143-176页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及其对我国反贫困的新要求 | 第143-149页 |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43-145页 |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特征 | 第145-147页 |
三、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反贫困的新要求 | 第147-149页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下我国反贫困的模式选择 | 第149-160页 |
一、人本模式 | 第149-152页 |
二、共享模式 | 第152-155页 |
三、参与模式 | 第155-157页 |
四、国际合作模式 | 第157-160页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下我国反贫困的制度创新 | 第160-176页 |
一、推动政府扶贫开发体制与制度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式扶贫 | 第160-163页 |
二、推动“教育反贫困”制度创新,构建反贫困的人本模式 | 第163-166页 |
三、推动财政扶贫制度创新,实现反贫困的共享模式 | 第166-168页 |
四、推进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制度创新,实现反贫困的参与模式 | 第168-171页 |
五、推进国际合作扶贫制度创新,构建反贫困的国际合作模式 | 第171-172页 |
六、推动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构建反贫困的长效机制 | 第172-176页 |
结论 | 第176-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9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学术成果 | 第195-197页 |
论文摘要 | 第197-200页 |
ABSTRACT | 第200-204页 |
后记 | 第204-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