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法理学视野下的适足住房权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适足住房权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三) 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适足住房权的概念与内容第15-20页
 (一) 适足住房权的概念第15-17页
  1. 适足住房权表述的多样性第15-16页
  2. 适足住房权的内涵与外延第16-17页
 (二) 适足住房权的内容第17-18页
 (三) 适足住房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8-20页
二、西方适足住房权的缘起、发展及其法理价值第20-29页
 (一) 西方适足住房权的缘起第20-21页
 (二) 西方适足住房权简述第21-26页
  1. 自由主义社会适足住房权模式第21-23页
  2. 欧洲大陆法团社会适足住房权模式第23-26页
 (三) 西方适足住房权的法理价值第26-29页
  1. 保障适足住房权实现的过程是对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协调第26-27页
  2. 适足住房权整合了社会力量第27页
  3. 适足住房权是对国民社会权利的保障第27-29页
三、中国住房权沿革第29-41页
 (一) 中国古代住房权的历史传统第29页
 (二) 民国时期的适足住房权第29-34页
  1. 民国时期住房权相关立法与政策第29-34页
  2. 国民政府住房权法理学内涵第34页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住房政策与住房权第34-41页
  1. 建国初期的住房状况与住房政策第34-36页
  2.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权第36-41页
四、构建中国特色适足住房权第41-51页
 (一) 中国特色适足住房权的法理学原则第41-42页
  1. 以社会公平为核心,兼顾市场经济效率原则第41页
  2. 重视适足住房权的人权保障作用第41页
  3 重视适足住房权保障制度的社会治理作用第41-42页
 (二) 个案研究第42-46页
  1 同煤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介绍第42-43页
  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43-44页
  3. 对于"两区"工程的实证分析第44-46页
 (三) 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适足住房权第46-51页
  1 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第46-47页
  2. 我国公共住房制度的构建第47-48页
  3.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第48页
  4. 建立覆盖全民的住房储蓄制度第48-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研究--从两个典型案例谈起
下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