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阴药物论文

林下参种植光环境模型研究

提要第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林下光环境研究现状第13-17页
   ·林内光辐射分布动态模型研究进展第17-2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第21-25页
第二章 单株圆锥形树冠坡面投影边界模型第25-47页
   ·引言第25-26页
   ·太阳视运动第26-28页
   ·相关参数的天文计算第28-31页
   ·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第31-32页
   ·单冠坡面投影模型推导的理论基础第32-34页
   ·坡面投影边界模型的建立第34-37页
   ·模型精度、误差分析及实用性检验第37-44页
   ·模型的特点第44页
   ·小结第44-47页
第三章 林内太阳辐射分布模型第47-75页
   ·引言第47页
   ·辐射传输理论第47-50页
   ·林下辐射透过率的基本表达第50-53页
   ·三维坐标系的建立及相关函数表达第53-56页
   ·分光谱辐射透过率的基本表达第56-58页
   ·模型的精度分析第58-71页
   ·小结第71-75页
第四章 林下环境与人参形态及光合特征的关系建模——以吉林省吉乐林场林下8 龄参为例第75-99页
   ·引言第75-76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6-79页
   ·林下辐射环境对人参形态特征的相关分析第79-81页
   ·林下不同位置环境因子日变化第81-84页
   ·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 浓度(CI)的日变化第84页
   ·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第84-86页
   ·净光合速率(PN)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86-92页
   ·蒸腾速率(TR)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92-96页
   ·小结第96-99页
第五章 模型在林下种参光环境预测及评价中的应用——光环境预测及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第99-107页
   ·引言第99-100页
   ·林下参种植光环境预测与评价系统的组成第100-102页
   ·各组成部分的说明第102-104页
   ·小结第104-10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4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摘要第126-129页
ABSTRACT第129-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邦联合会”运动(1938-1940)研究
下一篇:碱法处理粉煤灰制备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