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15-16页 |
·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评价 | 第16-18页 |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论文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35页 |
·绩效评价的涵义 | 第21-28页 |
·绩效的内涵 | 第21-22页 |
·企业绩效和企业员工绩效 | 第22-24页 |
·企业员工绩效结构 | 第24-27页 |
·企业员工绩效评价 | 第27-28页 |
·绩效评价理论 | 第28-31页 |
·因果模型和评价者影晌 | 第28-29页 |
·绩效评价的规范性研究 | 第29-30页 |
·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 第30-31页 |
·企业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绩效评价常见方法 | 第31页 |
·基于绩效指标体系的绩效评价综合方法 | 第31-32页 |
·绩效评价影响因素与理论框架 | 第32-34页 |
·绩效评价C-E-P 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绩效评价研究理论框架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 | 第35-47页 |
·构建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的原则 | 第35-40页 |
·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35-37页 |
·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6页 |
·第二次相对绩效评价思想 | 第40-43页 |
·第二次相对绩效评价模型 | 第43-45页 |
·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等级确定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电力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56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思路 | 第47页 |
·关键绩效活动的确定 | 第47-49页 |
·KPI 的内涵及其确定程序 | 第47-48页 |
·中层管理者绩效特征分析 | 第48页 |
·关键绩效活动的分解与提炼 | 第48-49页 |
·绩效评价维度的比较与分解 | 第49-50页 |
·绩效评价维度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维度的选取 | 第50页 |
·绩效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 第50-55页 |
·指标选取 | 第50-51页 |
·指标定义 | 第51-52页 |
·评分标准设定 | 第52-53页 |
·权重确定 | 第53页 |
·指标库建立 | 第53-54页 |
·分值计算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应用研究——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与分析 | 第56-77页 |
·湖南省电力公司绩效评价背景分析 | 第56-58页 |
·湖南省电力公司基本情况 | 第56页 |
·湖南省电力电力公司中层管理者构成 | 第56-58页 |
·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现状 | 第58-63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现状分析 | 第59-60页 |
·绩效评价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 第60页 |
·绩效评价制度构成现状分析 | 第60-61页 |
·绩效评价实践运作现状分析 | 第61-63页 |
·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问题负效应分析 | 第63-69页 |
·抑制评价动力 | 第63-64页 |
·很难科学反映中层管理者实绩 | 第64页 |
·降低中层管理者工作积极性 | 第64页 |
·基于C-E-P 系统的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问题 | 第64-69页 |
·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层管理者绩效评级 | 第69-75页 |
·直接领导考评 | 第69-71页 |
·同级考评 | 第71-72页 |
·下级对上级考评 | 第72-73页 |
·自评考评 | 第73-74页 |
·综合考评 | 第74-75页 |
·绩效等级评价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