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块体非晶合金 | 第10-20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性能 | 第12-13页 |
·块体非晶合金获得大的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几个重要参数 | 第13-15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 | 第15-17页 |
·非晶合金晶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 | 第20-24页 |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特性 | 第22页 |
·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生产和应用展望 | 第23-24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镁基四元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研究 | 第24页 |
·镁基四元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研究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8页 |
·实验原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28页 |
·实验流程 | 第28-31页 |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中间合金的制备 | 第29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 | 第29-30页 |
·非晶条带的制备 | 第30页 |
·晶化实验 | 第30-31页 |
第三章 Mg-Cu-Sn-Y块体非晶合金 | 第31-42页 |
·Mg-Cu-Sn-Y四元合金的成分确定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 | 第3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2-36页 |
·Mg-Cu-Sn-Y块体非晶合金的XRD分析 | 第32-34页 |
·Mg-Cu-Sn-Y块体非晶合金的DSC分析 | 第34-36页 |
·Mg-Cu-Sn-Y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AT_x分析 | 第36-37页 |
·非晶合金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_(rg)分析 | 第37-38页 |
·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临界冷却速率分析 | 第38-39页 |
·非晶合金参数γ分析 | 第39页 |
·硬度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Mg-Cu-Nd-Y块体非晶合金 | 第42-53页 |
·Mg-Cu-Nd-Y四元合金的成分确定 | 第42-44页 |
·原子半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原子的相互作用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4-50页 |
·Mg-Cu-Nd-Y块体非晶合金的XRD分析 | 第44-46页 |
·Mg-Cu-Nd-Y块体非晶合金的DSC分析 | 第46-48页 |
·Mg-Cu-Nd-Y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分析 | 第48-50页 |
·硬度 | 第50页 |
·Mg-Cu-Nd-Y非晶条带拉伸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非晶条带的XRD分析 | 第51页 |
·非晶条带的拉伸性能研究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四元Mg基块体非晶合金晶化处理研究 | 第53-66页 |
·实验工艺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4-58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8-60页 |
·非晶晶化分析 | 第60-63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