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引言 | 第8-14页 |
·压滤机的发展历程 | 第8-12页 |
·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过滤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压滤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6-26页 |
·板框压滤机的组成 | 第16-18页 |
·压滤机的组成 | 第16-17页 |
·压滤机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板框压滤机的机构设计 | 第18-20页 |
·机架 | 第18页 |
·压紧机构 | 第18-19页 |
·过滤机构 | 第19-20页 |
·压滤机机构设计的计算 | 第20-25页 |
·过滤面积的选择 | 第20页 |
·压紧力的计算 | 第20-22页 |
·滤板强度计算 | 第22-23页 |
·主梁及拉板装置的计算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压滤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26-44页 |
·板框压滤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 第26-28页 |
·PLC 对压滤机的控制 | 第28-31页 |
·PLC 概述 | 第28-29页 |
·PLC 的特点 | 第29-30页 |
·S7—200 系列PLC 的主要特点 | 第30-31页 |
·压滤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31页 |
·压滤机主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 | 第31-33页 |
·原主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问题及分析 | 第32页 |
·改进措施 | 第32-33页 |
·S7-200 型PLC 对压滤机进行自动控制的设计 | 第33-42页 |
·压滤机的动作程序 | 第36-37页 |
·PLC 软件设计 | 第37-42页 |
·最佳开板卸料时刻的控制装置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压滤机的过滤机构研究 | 第44-56页 |
·滤板的应力分析与改进 | 第44-50页 |
·滤板的结构及受力分析 | 第45-46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46页 |
·建立实体模型 | 第46-47页 |
·后处理阶段 | 第47-49页 |
·滤板结构的改进 | 第49-50页 |
·拉板装置的改进设计 | 第50-53页 |
·拉板的工作原理 | 第50页 |
·改进前的使用情况 | 第50-51页 |
·改进措施 | 第51-52页 |
·小车转换工作原理 | 第52页 |
·使用效果 | 第52-53页 |
·压滤机的滤布的选择 | 第53-54页 |
·压滤机滤布压圈的改造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实验 | 第56-65页 |
·压滤实验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滤饼厚度一定时恒速过滤关系曲线分析 | 第57页 |
·最佳压力po 下的过滤曲线分析 | 第57-58页 |
·升压速度对过滤曲线的影响 | 第58-59页 |
·容积变化型 | 第59页 |
·各影响因素实验 | 第59-63页 |
·干滤饼的固体质量与饼厚的关系 | 第60-61页 |
·滤饼形成过滤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第61页 |
·干滤饼质量与含湿率的相关性分析图 | 第61-62页 |
·通过滤饼的空气流量 | 第62页 |
·滤饼的洗涤效果 | 第62-63页 |
·前后压滤机过滤效果比较 | 第63页 |
·本章总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