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关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黑潮海域和北太平洋SST 异常与大气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中纬度西北太平洋海气 SVD 分析 | 第18-37页 |
| ·方法 | 第18-20页 |
| ·第一模态空间、时间分布特征 | 第20-29页 |
| ·同期相关分析 | 第20-22页 |
| ·大气超前海洋 | 第22-25页 |
| ·大气滞后海洋 | 第25-29页 |
| ·第二模态空间、时间分布特征 | 第29-33页 |
| ·同期分布 | 第29-30页 |
| ·大气超前海洋 | 第30-32页 |
| ·大气滞后海洋 | 第32-33页 |
| ·第三模态空间、时间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中纬度西北太平洋 SSTA 成因及其与副高的联系 | 第37-56页 |
| ·关键区海温变化特征 | 第37-39页 |
| ·关键区 SST 季节变化 | 第37-38页 |
| ·关键区 SST 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 ·关键区SSTA 与500hPa 高度场的相关分析 | 第39-45页 |
| ·高度场超前关键区 SSTA | 第40-43页 |
| ·关键区SSTA 对大气影响的分析 | 第43-45页 |
| ·副高脊线位置变化与SSTA 的关系 | 第45-54页 |
| ·6 月4 候副高脊线位置异常前期的SST 特征 | 第45-51页 |
| ·关键区 SST 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联系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中纬度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浅析 | 第56-77页 |
| ·海面感热、潜热通量分析 | 第57-65页 |
| ·2005 年副热带高压偏南的原因分析 | 第65-70页 |
| ·2005 年副热带高压后期突然北跳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70-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 第77-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