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粉尘沉降规律与转载点喷雾降尘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粉尘的分类 | 第12-14页 |
·粉尘的危害 | 第14-18页 |
·粉尘的燃烧性和爆炸性 | 第14-17页 |
·引发尘肺病 | 第17-18页 |
·各国煤矿粉尘浓度的国家标准 | 第18-19页 |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矿井粉尘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粉尘治理现状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巷道粉尘的空间受力与运动 | 第24-33页 |
·巷道粉尘的受力状况 | 第24-28页 |
·粉尘的力平衡 | 第28页 |
·粉尘在空间上的运动 | 第28-30页 |
·粉尘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 第29-30页 |
·粉尘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 第30页 |
·粉尘的扩散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转载点粉尘沉降运动气固两相流模拟 | 第33-51页 |
·气固两相流的描述方法 | 第33-34页 |
·欧拉法 | 第33-34页 |
·拉格朗日法 | 第34页 |
·计算流体力学CFD简介 | 第34-37页 |
·CFD的发展概况 | 第34-35页 |
·FLUENT商业应用软件 | 第35-36页 |
·FLUENT求解步骤 | 第36-37页 |
·气固两相流的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气固两相流的数学模型的分类 | 第37页 |
·气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 第38-39页 |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 | 第39-40页 |
·粉尘漂移运动的数值模拟 | 第40-42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第40-41页 |
·模拟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41-42页 |
·实验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42-51页 |
·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模拟 | 第42-45页 |
·颗粒群运动模拟 | 第45-46页 |
·不同风流速度的粉尘沉降模拟 | 第46-48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结果讨论和除尘的建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喷雾降尘机理研究 | 第51-69页 |
·喷雾形成机理 | 第51-54页 |
·射流破碎理论 | 第51-52页 |
·液膜破碎雾化 | 第52-54页 |
·压力式雾化喷嘴 | 第54-58页 |
·雾化喷嘴的类型 | 第54-55页 |
·压力式雾化器的基本原理 | 第55页 |
·含有导流芯的压力式喷嘴 | 第55-56页 |
·喷嘴孔直径的确定 | 第56-58页 |
·喷雾降尘机理 | 第58-63页 |
·喷雾降尘的一般形式 | 第58-59页 |
·粉尘与水滴运动分析 | 第59-63页 |
·喷雾降尘效率研究 | 第63-69页 |
·喷雾降尘效率推导 | 第63-65页 |
·参数取值 | 第65-67页 |
·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67-69页 |
第五章 转载点喷雾系统设计 | 第69-88页 |
·转载点喷雾降尘现状 | 第69-70页 |
·机械式转载点喷雾系统 | 第70-76页 |
·联动水阀控制器 | 第70-73页 |
·齿轮泵的排量计算 | 第73-74页 |
·液压缸流量特性 | 第74-76页 |
·电感式喷雾降尘系统研究 | 第76-83页 |
·电感式喷雾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76-77页 |
·电流传感器 | 第77-78页 |
·MCS-51单片机 | 第78-79页 |
·A/D转换器 | 第79-80页 |
·电磁水阀接口电路 | 第80-81页 |
·程序控制 | 第81-83页 |
·反冲水介质过滤器 | 第83-84页 |
·水质对喷雾的影响 | 第83页 |
·反冲过滤器工作原理 | 第83-84页 |
·雾化喷嘴及喷雾杆件 | 第84-86页 |
·现场应用 | 第86-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