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风景区触摸屏导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旅游电子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触摸屏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触摸屏导游信息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3-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乐山大佛概述 | 第15-18页 |
·乐山大佛景区旅游资源概况 | 第15-16页 |
·乐山大佛景区的价值定位 | 第16-18页 |
·乐山市在四川省旅游业中的地位 | 第16-17页 |
·乐山大佛景区的价值和地位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 第18-30页 |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方式及其分类 | 第18-21页 |
·基于宏语言的开发 | 第18页 |
·基于专用开发语言的开发 | 第18页 |
·基于函数调用的开发 | 第18-19页 |
·基于组件的开发 | 第19-21页 |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方案的选择 | 第21-23页 |
·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 第21-22页 |
·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从底层开发 | 第22页 |
·用可视化编程语言与GIS组件进行开发 | 第22-23页 |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 | 第23-24页 |
·传统的GIS软件开发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ComGIS的特点 | 第23-24页 |
·数字化技术 | 第24-25页 |
·VB与数据库的链接技术 | 第25-30页 |
·ODBC技术 | 第25-26页 |
·DAO和Jet数据库引擎 | 第26页 |
·RDO技术 | 第26-27页 |
·OLE DB和ADO技术 | 第27-28页 |
·几种数据库访问技术的比较和选用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30-58页 |
·系统分析 | 第30-32页 |
·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32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2-35页 |
·系统总体设计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硬件配置 | 第34页 |
·软件设计 | 第34-35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5-38页 |
·数据录入、管理功能 | 第35-36页 |
·图形操作功能 | 第36页 |
·信息查询功能 | 第36-37页 |
·统计分析功能 | 第37页 |
·空间分析功能 | 第37-38页 |
·辅助决策功能 | 第38页 |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38-56页 |
·旅游信息内容与编码原则 | 第38页 |
·数据流程 | 第38-39页 |
·数据采集与录入 | 第39-45页 |
·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 第45-46页 |
·数据分层 | 第46-47页 |
·数据编码 | 第47-48页 |
·属性数据库结构 | 第48-55页 |
·数据库安全设计 | 第55-56页 |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链接 | 第56页 |
·系统操作界面设计 | 第56-58页 |
·面向用户的界面设计和分层界面设计 | 第56页 |
·触摸屏导游系统界面设计的注意事项 | 第56-57页 |
·乐山大佛风景区触摸屏导游信息系统的主界面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58-86页 |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和介绍 | 第58-60页 |
·GIS组件的选择 | 第58页 |
·Mapobjects简介 | 第58-60页 |
·VB简介 | 第60页 |
·层操作 | 第60-63页 |
·图层的加载 | 第60-62页 |
·图层的卸载和移动 | 第62-63页 |
·图层的选择和隐藏 | 第63页 |
·图形操作功能 | 第63-68页 |
·地图基本操作 | 第63-65页 |
·使用指示图 | 第65-67页 |
·地图输出 | 第67-68页 |
·信息查询 | 第68-73页 |
·最近目标查询 | 第68-70页 |
·条件查询 | 第70-73页 |
·统计分析 | 第73-77页 |
·公交查询 | 第77-78页 |
·旅游线路推荐 | 第78-79页 |
·陆路游览线 | 第78页 |
·水路游览线 | 第78页 |
·水、路游览线 | 第78-79页 |
·水文情况分析 | 第79-83页 |
·景区水文概况 | 第79页 |
·相关知识 | 第79-80页 |
·实施步骤 | 第80-82页 |
·应用 | 第82-83页 |
·三维仿真 | 第83-86页 |
·相关知识 | 第83页 |
·实施步骤 | 第83-8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