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及其伦理探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一、网络交往及其主要特征 | 第8-17页 |
| (一) 网络交往 | 第8-13页 |
| 1、何为网络交往 | 第8-10页 |
| 2、网络交往的主要方式 | 第10-12页 |
| 3、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区别与联系 | 第12-13页 |
| (二) 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13-17页 |
| 1、数字化交往 | 第13-14页 |
| 2、多元化交往 | 第14-16页 |
| 3、浅层化交往 | 第16-17页 |
| 二、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问题及道德误区 | 第17-27页 |
| (一) 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问题 | 第17-22页 |
| 1、网络色情 | 第17-18页 |
| 2、网络游戏 | 第18-19页 |
| 3、网婚网恋 | 第19-20页 |
| 4、网络犯罪 | 第20-21页 |
| 5、流氓软件 | 第21页 |
| 6、网络恶搞 | 第21-22页 |
| (二) 网络交往中的道德误区 | 第22-27页 |
| 1、道德主体不确定,造成人格扭曲分裂 | 第22-24页 |
| 2、道德观念多元化,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 | 第24-25页 |
| 3、道德主张相对化,引发严重信任危机 | 第25-27页 |
| 三、网络交往带来大量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7-31页 |
| (一) 网络技术原因 | 第27-28页 |
| (二)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滞后 | 第28-29页 |
| (三) 网络交往主体道德自律不够 | 第29-31页 |
| 四、网络交往的伦理原则建构 | 第31-34页 |
| (一) 自由交往原则 | 第31-32页 |
| (二) 平等互利原则 | 第32页 |
| (三) 自主负责原则 | 第32-33页 |
| (四) 知情同意原则 | 第33-34页 |
| (五) 安全无害原则 | 第34页 |
| 五、网络交往的技术、法律和道德调节 | 第34-48页 |
| (一) 进行网络技术控制 | 第34-36页 |
| (二)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 (三) 制定网络道德规范 | 第37-39页 |
| (四)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 第39-43页 |
| (五) 提倡网络交往自律 | 第43-45页 |
| (六) 美化网络交往礼仪 | 第45-48页 |
| 结语:构建网络交往道德文明,共同营造网络和谐社会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