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商品住宅时代的到来 | 第8-9页 |
·居住的人本主义回归 | 第9-10页 |
·上海住房消费研究兴起 | 第10-11页 |
·城市规划以及住宅建设对住房消费行为的关注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有利于指导上海市民住房消费的空间行为 | 第11-12页 |
·有助于城市规划、住宅建设以及社区建设管理的空间决策 | 第12页 |
·丰富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资料说明及研究区域范围 | 第13-15页 |
第2章 住房消费空间偏好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15-20页 |
·人类对居住需求以及住宅发展的演变过程 | 第15-16页 |
·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偏好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16-17页 |
·住宅商品时代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偏好及其原因 | 第16页 |
·住宅商品化之后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偏好及其原因 | 第16-17页 |
·城市择居理论概述 | 第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第3章 “上海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0 强”楼盘分析 | 第20-35页 |
·样本数据初步分析 | 第20-27页 |
·“上海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0 强”楼盘分析 | 第27-35页 |
·50 强楼盘成交面积总量变化 | 第27-28页 |
·50 强楼盘地域结构变化 | 第28-29页 |
·50 强楼盘价格空间变化 | 第29-31页 |
·50 强楼盘榜位区域分布 | 第31-32页 |
·50 强楼盘个案楼盘统计 | 第32-33页 |
·50 强楼盘品牌楼盘统计 | 第33-35页 |
第4章 上海市住房消费空间偏好分析 | 第35-54页 |
·住房消费环线空间偏好 | 第35-40页 |
·内环线住房消费空间偏好分析 | 第36-37页 |
·内外环间住房消费空间偏好分析 | 第37-38页 |
·外环外住房消费空间偏好分析 | 第38-40页 |
·住房消费方位偏好分析 | 第40-43页 |
·上海住房消费方位北区偏好 | 第41-42页 |
·上海住房消费方位绝对偏好—东北区 | 第42-43页 |
·住房消费区位偏好 | 第43-46页 |
·自然生态居住社区偏好 | 第44页 |
·国际居住社区偏好 | 第44-45页 |
·滨江居住社区偏好 | 第45页 |
·科技技术居住社区偏好 | 第45-46页 |
·住房消费交通便捷度空间偏好 | 第46-48页 |
·住房消费环境空间偏好 | 第48-51页 |
·住房消费水景环境空间偏好 | 第48-50页 |
·住房消费生态环境空间偏好 | 第50-51页 |
·住房消费人文空间偏好 | 第51-53页 |
·住房消费品牌楼盘偏好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4-59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54-55页 |
·上海住房消费环线偏好在内外环间 | 第54页 |
·上海住房消费区位偏好在以浦东区为代表的东北区 | 第54-55页 |
·上海住房消费偏好在轨道交通沿线 | 第55页 |
·上海住房消费空间偏好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 第55-57页 |
·造成环境的破坏及交通的拥堵 | 第55-56页 |
·抑制了居民的消费 | 第56页 |
·不利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 第56页 |
·应对措施 | 第56-57页 |
·上海住房消费空间偏好未来趋势判断 | 第57-59页 |
·住房消费空间偏好东北沿江地段 | 第57页 |
·住房消费空间偏好继续郊区化 | 第57-58页 |
·住房消费空间偏好轨道延伸段 | 第58页 |
·住房消费空间偏好生态社区 | 第58页 |
·住房消费偏好品牌楼盘居住空间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