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旧建筑改扩建中的“缝隙空间”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3页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2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0-11页
 3 相关概念范围界定第11-12页
 4 研究方法与手段第12-13页
第一章 “缝隙”——广泛存在的特色空间第13-26页
   ·对缝隙的认知第13-14页
   ·缝隙的产生第14-15页
   ·缝隙的存在方式第15-19页
     ·心理尺度上的缝隙第15-17页
     ·物理尺度上的缝隙第17-19页
   ·缝隙的特点与应用第19-25页
     ·缝隙的深度感与方向感第19-20页
     ·缝隙的通过性与穿越性第20-21页
     ·缝隙的断裂感与冲突感第21-23页
     ·缝隙的过渡性与调和性第23-24页
     ·缝隙的通透性与半通透性第24页
     ·缝隙的弹性与可伸缩性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缝隙用于旧建筑改扩建的设计思路第26-39页
   ·旧建筑改扩建第26-28页
     ·新旧关系的影响因素第26页
     ·新旧关系处理的原则第26-27页
     ·新旧关系处理的一般手法第27-28页
   ·缝隙用于旧建筑改扩建的原因第28-32页
     ·缝隙与历史的原真性与可读性第28-30页
     ·缝隙与新旧元素的对比与协调第30-32页
   ·缝隙用于旧建筑改扩建的理念与设计手法第32-36页
     ·解构理论与解析手法第32-33页
     ·共生理论与整合手法第33-36页
   ·缝隙用于旧建筑改扩建的设计步骤第36-37页
     ·分析旧建筑第36页
     ·置换与增建第36页
     ·解析或整合第36-37页
     ·新旧共生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缝隙用于旧建筑改扩建的设计表达第39-52页
   ·缝隙的位置第39-43页
     ·缝隙位于外部空间第39-40页
     ·缝隙位于立面造型第40-41页
     ·缝隙位于内部空间第41-42页
     ·缝隙位于构件之间第42-43页
   ·缝隙的功能第43-48页
     ·共享空间第43-44页
     ·入口空间第44-45页
     ·交通连接第45-46页
     ·采光通风第46-47页
     ·变形缝第47页
     ·其他功能第47-48页
   ·缝隙的空间形态第48-49页
     ·缝隙的尺度第48-49页
     ·缝隙的比例第49页
   ·缝隙的材料第49-51页
     ·旧建筑改扩建材料原则第50页
     ·缝隙的新旧界面材料第50-51页
     ·缝隙其他界面材料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典型实例分析及工程实践第52-66页
   ·实例分析——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加建第52-60页
     ·缝隙空间设计第52-56页
     ·使用后评估第56-60页
   ·工程实践——河北省图书馆改扩建第60-65页
     ·功能布局第61-62页
     ·空间营造第62-64页
     ·材料运用第64页
     ·技术处理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专著第67-68页
 论文第68页
 期刊第68-69页
 网络资源第69-70页
调查问卷第70-7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宿主足螨的形态学观察及ITS-2基因序列分析研究
下一篇:独特性需要对顾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