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筋形式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异形柱结构的特点 | 第8-9页 |
·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综述 | 第9-16页 |
·异形柱构件抗震性能的研究 | 第9-11页 |
·异形柱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 | 第11-13页 |
·异形柱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 第13-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配筋形式对异形柱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 第17-34页 |
·概述 | 第17-19页 |
·异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原理 | 第19-23页 |
·基本假定 | 第19-21页 |
·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建议配筋形式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 第23-26页 |
·弯矩作用方向角 | 第23-24页 |
·混凝土强度 | 第24-25页 |
·配筋率 | 第25页 |
·轴压比 | 第25-26页 |
·两种配筋形式的比较 | 第26-34页 |
·T 形截面柱 | 第26-30页 |
·十字形截面柱 | 第30-31页 |
·另一种配筋形式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第34-46页 |
·概述与NDAS2D 简介 | 第34-35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NDAS2D 程序简介 | 第35页 |
·弹塑性结构的力学模型 | 第35-37页 |
·层间剪切模型 | 第35-36页 |
·层间弯剪模型 | 第36页 |
·杆系模型 | 第36-37页 |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方法 | 第37-44页 |
·分析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37页 |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7-39页 |
·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39-41页 |
·杆件单元模型 | 第41-42页 |
·构件恢复力模型和屈服模型 | 第42-44页 |
·地震波的选用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异形柱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46-61页 |
·结构概况 | 第46-47页 |
·地震反应分析 | 第47-50页 |
·主要计算参数 | 第47-48页 |
·选用地震波 | 第48-49页 |
·阻尼取值 | 第49-5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8页 |
·时程曲线 | 第50-51页 |
·层间侧移 | 第51-52页 |
·层间位移 | 第52-53页 |
·层间位移角 | 第53-54页 |
·层剪力 | 第54-55页 |
·塑性铰出铰位置及顺序 | 第55-58页 |
·底层柱抗弯能力增强系数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工程设计建议 | 第61-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