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评述 | 第7-8页 |
三、本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一章 法人人格、有限责任的概念及历史考察 | 第9-22页 |
一、法人人格的概念及历史考察 | 第9-15页 |
(一) 法人人格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 法人人格的历史考察及其对企业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11-15页 |
二、有限责任的概念及历史考察 | 第15-18页 |
(一) 有限责任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 有限责任的历史考察及其对企业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17-18页 |
三、对有限责任制度价值的再认识 | 第18-20页 |
(一) 对有限责任价值的认识 | 第18-19页 |
(二) 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 | 第19-20页 |
四、法人人格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关系对企业法人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企业法人立法模式及责任承担形态的比较 | 第22-33页 |
一、企业法人立法模式的比较 | 第22-28页 |
(一) 德国的法人立法模式 | 第22-23页 |
(二) 日本的法人立法模式 | 第23-24页 |
(三) 意大利的法人立法模式 | 第24页 |
(四) 俄罗斯的法人立法模式 | 第24-25页 |
(五) 英国的法人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六) 美国的法人立法模式 | 第26-28页 |
二、企业法人责任承担形态的比较研究 | 第28-31页 |
(一) 责任独立性法人 | 第28-29页 |
(二) 责任半独立性法人 | 第29-30页 |
(三) 责任非独立型法人 | 第30页 |
(四) 责任补充型法人 | 第30-31页 |
三、企业法人责任形态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法人形态立法的现状及不足 | 第33-46页 |
一、我国法人人格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的法律规范基础 | 第33-35页 |
(一) 我国法律对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的规定 | 第33页 |
(二) 我国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相结合立法模式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第33-35页 |
(三) 我国法律对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规定的分析 | 第35页 |
二、我国企业形态的现状 | 第35-39页 |
(一) 独资企业法律形态的现状 | 第36页 |
(二) 合伙企业法律形态的现状和修改情况 | 第36-39页 |
(三) 公司制企业法律形态的现状 | 第39页 |
三、我国企业法人形态立法的不足 | 第39-46页 |
(一) 我国合伙企业等非法人团体法律地位的定位困难 | 第39-43页 |
(二) 我国缺乏两合公司、无限公司的企业法律形态 | 第43-45页 |
(三) 企业形态多而繁杂但又法律定位不准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创新我国企业法人形态立法的理论与体系 | 第46-51页 |
一、重构我国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关系的思考 | 第46-47页 |
(一) 重新构建我国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关系的原则 | 第46-47页 |
(二) 关于我国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关系的法律规范设计 | 第47页 |
二、我国企业法人法律形态体系的重构 | 第47-51页 |
(一) 确立非公司制企业的法人人格 | 第47-48页 |
(二) 在公司法中增加无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 | 第48-49页 |
(三) 以投资者责任承担形式的多样化对企业形态进行分化设计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