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桥梁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经验统计法 | 第10-11页 |
·规范校核法 | 第11-12页 |
·结构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大跨度桥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第13-14页 |
·推倒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思想 | 第14页 |
·Push-over 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侧向力模式的研究 | 第15-16页 |
·能力谱的研究 | 第16页 |
·对于高墩桥梁 push-over 分析的研究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推倒分析方法 | 第18-31页 |
·概述 | 第18-19页 |
·推倒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基本原理及假设 | 第19-23页 |
·推倒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 | 第23-24页 |
·结构抗震能力评价的准则 | 第24-26页 |
·能力谱法 | 第26-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 push-over 分析的桥梁抗震性能评价 | 第31-50页 |
·概述 | 第31页 |
·能力曲线的建立 | 第31-34页 |
·基于我国公路规范的需求曲线的建立 | 第34-38页 |
·等价原则与 R─μ 关系 | 第34-36页 |
·我国规范的 ADRS 格式 | 第36-38页 |
·抗震评价 | 第38-42页 |
·桥梁结构极限状态 | 第38-39页 |
·结构破坏等级划分 | 第39-40页 |
·结构延性系数与塑性铰区域曲率延性系数的关系 | 第40-42页 |
·结构 P-△ 效应 | 第42-49页 |
·影响刚度矩阵的建立 | 第42-45页 |
·单自由度体系的 P-△ 效应 | 第45-47页 |
·在 SAP2000 对 P-△ 效应的处理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某高墩连续刚构全桥 push-over 分析 | 第50-82页 |
·模型概述 | 第50-53页 |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概况 | 第50-51页 |
·模型概述 | 第51-52页 |
·在 SAP2000 中实现 push-over 分析 | 第52-53页 |
·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 | 第53-61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3-54页 |
·模态分析 | 第54-61页 |
·均布侧向荷载下的 push-over 分析 | 第61-69页 |
·算例全桥横桥向 push-over 分析 | 第61-65页 |
·算例全桥顺桥向 push-over 分析 | 第65-69页 |
·基于高阶振型的 push-over 分析 | 第69-80页 |
·算例全桥横桥向 push-over 分析 | 第69-75页 |
·算例全桥顺桥向 push-over 分析 | 第75-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算例全桥抗震性能评价 | 第82-89页 |
·概述 | 第82-84页 |
·概述 | 第82页 |
·中国规范反应谱的参数设定 | 第82-84页 |
·算例全桥抗震性能评价 | 第84-88页 |
·算例横桥向抗震性能评价 | 第84-86页 |
·算例顺桥向抗震性能评价 | 第86-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1 本文结论 | 第89-90页 |
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