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业务相关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1 绪论 | 第16-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内容和范围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范围 | 第1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理论意义 | 第21页 |
·实践意义 | 第21-22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2-25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第25-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0-104页 |
·多元化的定义与维度 | 第30-32页 |
·多元化定义 | 第30-31页 |
·多元化维度 | 第31-32页 |
·多元化动机 | 第32-33页 |
·多元化对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 | 第33-38页 |
·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经验验证 | 第38-86页 |
·多元化理论 | 第40-67页 |
·影响多元化绩效的其它因素 | 第67-86页 |
·业务相关性的分类与测量 | 第86-95页 |
·研究者评价的相关性 | 第86-94页 |
·管理者感知的相关性 | 第94-95页 |
·业务相关性与绩效关系 | 第95-104页 |
·相关多元化与绩效 | 第95-100页 |
·相关性程度与绩效 | 第100-104页 |
3 理论拓展与假设提出 | 第104-154页 |
·以往研究的主要进展 | 第104-106页 |
·以往研究尚需改善之处 | 第106-109页 |
·本文拟探索的方向 | 第109-110页 |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110-115页 |
·基于资源的业务相关性理论构建 | 第115-140页 |
·企业资源分类 | 第115-121页 |
·资源相关性分类 | 第121-123页 |
·生产资源相关性的有关假设 | 第123-128页 |
·技术资源相关性的有关假设 | 第128-131页 |
·营销资源相关性的有关假设 | 第131-134页 |
·管理资源相关性的有关假设 | 第134-140页 |
·资源相关性匹配的有关假设 | 第140-154页 |
·生产资源相关性与技术资源相关性匹配对绩效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生产资源相关性与营销资源相关性匹配对绩效的影响 | 第142-143页 |
·技术资源相关性与营销资源相关性匹配对绩效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管理资源相关性与其它资源相关性匹配对绩效的影响 | 第145-147页 |
·资源相关性总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 | 第147-154页 |
4 变量定义、测量与小样本初步测试 | 第154-180页 |
·变量定义 | 第154-156页 |
·变量测量 | 第156-166页 |
·资源相关性测量 | 第156-162页 |
·企业绩效测量 | 第162-164页 |
·控制变量测量 | 第164-166页 |
·问卷设计 | 第166-168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166-167页 |
·问卷的社会称许性 | 第167-168页 |
·小样本初步测试 | 第168-177页 |
·测量条款评价值描述性统计 | 第168-170页 |
·小样本初步测试方法 | 第170-171页 |
·小样本初步测试结果 | 第171-177页 |
·量表修正与补充 | 第177-180页 |
5 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 | 第180-232页 |
·数据的采集与描述性统计 | 第180-188页 |
·样本选择 | 第180-182页 |
·样本企业基本状况 | 第182-184页 |
·测量条款评价值描述性统计 | 第184-187页 |
·被访者工作信息统计 | 第187-188页 |
·测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188-204页 |
·内部一致性 | 第189-191页 |
·内容效度 | 第191-192页 |
·收敛效度 | 第192-198页 |
·区分效度 | 第198-204页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204-232页 |
·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204-205页 |
·资源相关性与绩效关系 | 第205-209页 |
·资源相关性两两匹配与绩效关系 | 第209-225页 |
·资源相关性总的匹配与绩效关系 | 第225-232页 |
6 研究结论及其管理启示 | 第232-238页 |
·结论一及其管理启示 | 第232-233页 |
·结论二及其管理启示 | 第233-234页 |
·结论三及其管理启示 | 第234-236页 |
·结论四及其管理启示 | 第236页 |
·结论五及其管理启示 | 第236-238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238-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240-262页 |
附录 | 第262-2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266-268页 |
致谢 | 第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