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聚酯的酶催化聚合 | 第1-39页 |
·前言 | 第13页 |
·酶催化聚合与化学催化聚合比较 | 第13-15页 |
·酶催化开环聚合(ROP) | 第15-24页 |
·单体 | 第15页 |
·开环聚合 | 第15-23页 |
·功能聚酯 | 第18-20页 |
·聚酯共聚物 | 第20-21页 |
·位置选择或手性选择聚合 | 第21-23页 |
·聚碳酸酯 | 第23页 |
·环状磷酸酯聚合 | 第23-24页 |
·环状缩酸—氨酸聚合 | 第24页 |
·缩合聚合 | 第24-27页 |
·聚合机理 | 第27-29页 |
·开环聚合 | 第27-28页 |
·逐步聚合 | 第28-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9-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第二章 ATRP-酶法制备支化聚己内酯及其支化嵌段共聚物 | 第39-6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48页 |
·AB*型单体的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 | 第39-45页 |
·阳离子SCVP | 第40-41页 |
·基团转移SCVP | 第41页 |
·稳定自由基聚合SCVP | 第41-42页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CVP | 第42-43页 |
·开环SCVP | 第43-44页 |
·阴离子SCVP | 第44-45页 |
·遥爪AB*型大分子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CVP | 第45页 |
·自缩合乙烯基共聚合(SCVCP) | 第45-48页 |
·阳离子共聚合 | 第45-46页 |
·基团转移共聚合 | 第46页 |
·过渡金属催化的卤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 | 第46-47页 |
·氮氧稳定自由基共聚合 | 第47-48页 |
·研究思路 | 第48-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原料 | 第51-53页 |
·单体 | 第51页 |
·其它试剂 | 第51-53页 |
·酶促α-丙烯酰氧乙氧基-ω-羟基聚己内酯(APCL-OH)合成 | 第53页 |
·α-丙烯酰氧乙氧基-ω-溴丙酰氧基聚己内酯(APCL-Br)的合成 | 第53页 |
·ATRP法制备支化聚己内酯 | 第53-54页 |
·ATRP法合成α-苄基溴-ω-羟基聚苯乙烯(Br-PS-OH) | 第54页 |
·脂肪酶催化α-丙烯酰氧基聚己内酯-b-(ω-苄基溴)聚苯乙烯AB*遥爪型嵌段大分子单体(APCL-b-PS-Br)合成 | 第54页 |
·ATRP法合成支化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 | 第54-55页 |
·表征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支化PCL的合成 | 第55-61页 |
·脂肪酶催化合成PCL大分子单体(APCL-OH) | 第55-57页 |
·APCL-Br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58页 |
·ATRP法合成支化的PCL | 第58-61页 |
·支化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的合成 | 第61-66页 |
·Br-PS-OH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63页 |
·APCL-b-PS-Br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5页 |
·支化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三章 ATRP-酶法制备密接枝MPEG-b-PCL两亲嵌段共聚物 | 第69-96页 |
·文献综述 | 第69-78页 |
·梳形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第70-78页 |
·“Grafting through”法 | 第70-73页 |
·“Grafting from”法 | 第73-76页 |
·“grafting onto”法 | 第76-78页 |
·研究思路 | 第78-79页 |
·实验部分 | 第79-83页 |
·原料 | 第79-81页 |
·单体 | 第80页 |
·其它试剂 | 第80-81页 |
·RAFT试剂二硫代苯甲酸(2-L氧基羰基)-2-丙酯 | 第81页 |
·聚合过程 | 第81-83页 |
·丙烯酰氧基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单甲醚大分子单体(MPEG-b-APCL)的酶催化合成 | 第81-82页 |
·MPEG-b-APCL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第82页 |
·MPEG-b-APCL的RAFT聚合 | 第82-83页 |
·表征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2页 |
·酶催化合成α-丙烯酰氧基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单甲醚大分子单体(MPEG-b-APCL) | 第83-85页 |
·ATRP法制备密接枝共聚物MPEG-b-PCL | 第85-90页 |
·密接枝共聚物MPEG-b-PCL的可逆加成—碎裂链转移聚合与ATRP比较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四章 ATRP-酶法制备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星形嵌段共聚物 | 第96-119页 |
·文献综述 | 第96-102页 |
·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96-102页 |
·活性阳离子聚合 | 第97-98页 |
·阴离子聚合 | 第98页 |
·开环聚合 | 第98-99页 |
·活性自由基聚合 | 第99-100页 |
·不同聚合方法结合制备星形嵌段共聚物 | 第100-10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2-104页 |
·实验部分 | 第104-106页 |
·原料 | 第104-105页 |
·单体 | 第104页 |
·其它试剂 | 第104-105页 |
·α-溴异丁酰氧基聚己内酯(PCL-Br)大分子引发剂合成 | 第105页 |
·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CL-b-PS-Br)大分子活性链的ATRP法合成 | 第105页 |
·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CL-b-PS)的水解 | 第105页 |
·聚己内酯-聚苯乙烯星形嵌段共聚物的ATRP法合成 | 第105-106页 |
·表征 | 第10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7页 |
·PCL大分子引发剂(PCL-Br)的合成和表征 | 第106-108页 |
·PCL-Br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08-110页 |
·DVB微凝胶法制备PCL-b-PS星形嵌段共聚物 | 第110-117页 |
·DVB与PCL-b-PS-Br的摩尔比对PCL-b-PS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反应时间对制备PCL-b-PS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浓度及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19页 |
结论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