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水资源分配理论及流域演化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2-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水资源分配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水资源分配内涵 | 第13页 |
·水资源分配方法 | 第13-15页 |
·水资源分配模式 | 第15-16页 |
·干旱区水资源分配特点 | 第16页 |
·水资源分配研究小结 | 第16-17页 |
·水资源使用权研究基础 | 第17-27页 |
·水资源使用权内涵 | 第18-19页 |
·水资源使用权分类 | 第19-20页 |
·水资源使用权发展历史 | 第20-22页 |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关键问题 | 第22-26页 |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研究展望 | 第26-27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第2章 水资源分配理论 | 第30-48页 |
·水资源分配动力概述 | 第30-35页 |
·地理动力 | 第30-31页 |
·效率动力 | 第31-33页 |
·制度动力 | 第33-35页 |
·水资源势能理论 | 第35-44页 |
·势能定义及特性 | 第36-37页 |
·水资源势能定义及特性 | 第37-38页 |
·水资源势能的热力学基础 | 第38-39页 |
·水资源势能理论 | 第39-41页 |
·水资源分势 | 第41-44页 |
·水资源分配理论 | 第44-47页 |
·水资源分配运动方程 | 第44-45页 |
·水资源分配连续方程 | 第45-46页 |
·水资源分配基本方程 | 第46-47页 |
·水资源分配理论用途 | 第47-48页 |
·水资源分配空间变化方向判断 | 第47页 |
·水资源分配时间变化方向判断 | 第47页 |
·水资源量计算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第3章 水资源分配阶段划分 | 第48-70页 |
·水资源分配阶段划分 | 第50-54页 |
·阶段划分 | 第50-53页 |
·生态环境需水 | 第53-54页 |
·水资源分配阶段特征 | 第54-57页 |
·全国二级流域分析 | 第57-64页 |
·阶段分析 | 第57-59页 |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指标 | 第59-61页 |
·阶段划分与上下游分布 | 第61-63页 |
·阶段划分与气候分区关系 | 第63-64页 |
·典型流域实证分析 | 第64-68页 |
·黄河流域 | 第64-66页 |
·石羊河流域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协商模型 | 第70-88页 |
·分配尺度 | 第70-71页 |
·分配原则 | 第71-73页 |
·分配原则选取标准 | 第71页 |
·分配原则 | 第71-72页 |
·分配原则一般性认识 | 第72-73页 |
·模型介绍 | 第73-76页 |
·目标函数 | 第73-75页 |
·约束条件 | 第75-76页 |
·模型求解 | 第76-80页 |
·算法介绍 | 第76-78页 |
·算法稳定性 | 第78-79页 |
·模型计算流程 | 第79-80页 |
·权重系数 | 第80-84页 |
·计算方法 | 第80-83页 |
·群决策 | 第83-84页 |
·模型检验 | 第84-86页 |
·基本资料 | 第84-85页 |
·计算结果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流域演化模型 | 第88-124页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88-93页 |
·系统结构 | 第88-89页 |
·系统描述 | 第89-90页 |
·主要步骤 | 第90-91页 |
·DYNAMO 语言 | 第91-93页 |
·流域演化系统分析 | 第93-106页 |
·水资源子系统 | 第93-96页 |
·人口子系统 | 第96-104页 |
·经济子系统 | 第104-106页 |
·生态环境子系统 | 第106页 |
·流域演化模型建立 | 第106-122页 |
·构建思路 | 第106-109页 |
·基本方程 | 第10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6章 石羊河流域演化预测分析 | 第124-165页 |
·流域概况 | 第124-129页 |
·自然条件 | 第125-12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27页 |
·水资源利用状况 | 第127-128页 |
·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建设 | 第128-129页 |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 | 第129-138页 |
·分配范围 | 第129页 |
·基本数据 | 第129页 |
·权重系数 | 第129-130页 |
·生态环境需水量 | 第130-131页 |
·计算结果 | 第131-138页 |
·演化模型参数率定 | 第138-151页 |
·率定期 | 第138页 |
·基本数据及参数 | 第138-142页 |
·率定结果 | 第142-151页 |
·流域演化方向预测 | 第151-163页 |
·预测期 | 第151页 |
·基本数据 | 第151-154页 |
·情景分析 | 第154-156页 |
·预测结果 | 第156-162页 |
·结果分析 | 第162-163页 |
·小结 | 第163-16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5-169页 |
·研究成果 | 第165-16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7-168页 |
·工作展望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5页 |
致谢 | 第175-176页 |
附录A 2000年全国二级流域水资源分配阶段划分 | 第176-1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