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2页 |
第一章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概况 | 第12-14页 |
第一节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的历史内容 | 第12页 |
第二节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的表达方式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的艺术造诣 | 第14-37页 |
第一节 初陷长安之时杜甫的诗歌创作 | 第14-23页 |
一、杜甫从事地下爱国活动之初见——《哀王孙》 | 第14-18页 |
二、杜甫初陷长安之时其他爱国诗歌创作 | 第18-23页 |
第二节 胜利在望之际杜甫的诗歌创作 | 第23-37页 |
一、胜利在望之际杜甫的微言之作 | 第24-29页 |
二、杜甫的爱国者地下活动诗——《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 第29-37页 |
第三章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的开拓创新 | 第37-47页 |
第一节 主题内容方面的创新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艺术造诣方面的创新 | 第40-47页 |
第四章 杜甫长安陷贼时期诗歌的启迪影响 | 第47-59页 |
第一节 宋遗民文学的微言典范——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宋遗民文学的直抒典范——郑思肖的《心史》七卷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以钱柳为代表的明末清初遗民诗文 | 第52-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