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霸王抗旱性的分子机理及相关基因克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43页
 引言第13页
   ·植物抗旱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3-33页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抗旱性第14-15页
     ·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29页
     ·植物对干旱胁迫信号感知和传导第29-33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方法第33-40页
     ·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第33-34页
     ·cDNA示差分析(cDNA-RDA)第34-36页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第36-38页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第38-39页
     ·cDNA微阵列和基因芯片(cDNA Microarray & DNA Chip)第39页
     ·差异基因筛选法的比较第39-4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0-43页
第二章 霸王差减文库的构建第43-71页
   ·材料和方法第43-56页
     ·植物材料第43页
     ·干旱胁迫处理方法及取样第43页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第43-44页
     ·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第44页
     ·总RNA提取第44-45页
     ·mRNA分离纯化第45页
     ·消减文库构建第45-51页
     ·正向差减cDNA的克隆第51-52页
     ·差异表达克隆筛选第52-53页
     ·阳性克降的测序和同源性检索第53-54页
     ·部分干旱诱导基因表达谱检测第54-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67页
     ·干旱条件下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第56-57页
     ·总RNA和mRNA质量检测结果第57页
     ·接头连接效率分析第57-58页
     ·消减效率分析第58-60页
     ·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阳性克隆的筛选结果第60-61页
     ·基因功能分类结果第61-62页
     ·干旱胁迫下部分基因表达谱分析第62-67页
   ·小结第67页
   ·讨论第67-71页
第三章 霸王的抗旱机理分析第71-83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2页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71页
     ·C_4光合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定量PCR检测第71页
     ·PEPC酶活性变化测定第71页
     ·石蜡切片制作第71-72页
     ·霸王PEPC蛋白与其它植物的PEPC蛋白同源性比较第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79页
     ·C_4光合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72-75页
     ·干旱条件下PEPC酶活性变化第75-76页
     ·霸王叶片组织结构的解剖观察结果第76-77页
     ·霸王PEPC蛋白与其它植物的PEPC蛋白同源性比较分析第77-79页
   ·小结第79页
   ·讨论第79-83页
第四章 霸王抗旱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验证第83-127页
   ·材料与方法第83-88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83页
     ·RT-PCR和RACE第83-85页
     ·全长cDNA克隆与测序第85页
     ·干旱特异诱导型启动子Prd29A分离第85-86页
     ·基因功能验证第86-88页
   ·结果与分析第88-121页
     ·各基因5′末端和3′末端扩增结果第88-90页
     ·抗旱相关基因全长获得第90-93页
     ·测序结果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3-115页
     ·干旱特异诱导型启动子Prd29A克隆第115-116页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拟南芥转化第116-118页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结果第118-119页
     ·转基因植株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分析第119-121页
   ·小结第121页
   ·讨论第121-127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127-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5页
附录A:本研究所分离出的其它基因与片段及其比对结果:第145-151页
附录B:List of abbreviations第151-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丝分裂激酶Aurora-A促进人类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