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理论论文

单轴燃气轮机动态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6页
   ·选题背景第7-10页
     ·燃气轮机的兴起和发展第7-8页
     ·燃气轮机国外的现状第8页
     ·燃气轮机国内的现状第8-9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应用前景第9-10页
   ·燃气轮机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建立燃气轮机动力学模型的意义第10-12页
     ·燃气轮机数学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燃气轮机循环简介第16-22页
   ·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简介第16-17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简介第16页
     ·燃气轮机系统简介第16-17页
   ·燃气轮机循环简介第17-21页
     ·燃气轮机在可逆条件下的理想热力循环第17-19页
     ·燃气轮机在实际情况时的热力循环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各模块对象简介及其工作原理第22-29页
   ·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第22-24页
     ·压气机简介第22页
     ·轴流式压气机工作原理第22-23页
     ·压气机进口可调导叶的工作原理第23-24页
     ·多级轴流压气机各级做功的特点第24页
   ·燃烧室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第24-26页
     ·燃烧室简介第24-25页
     ·燃烧室的工作原理第25页
     ·燃烧室的工作特点第25-26页
   ·燃气透平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第26-28页
     ·燃气透平简介第26页
     ·轴流式透平的工作原理第26-27页
     ·燃气透平与压气机的区别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模型的建立第29-41页
   ·热力系统模块化建模方法第29-31页
     ·模块化建模思想第29页
     ·模块化建模方法第29-30页
     ·模块化建模的优点第30-31页
   ·对仿真对象原型的简化和假设第31页
   ·模型构建第31-40页
     ·压气机模块第32-36页
     ·燃烧室模块第36-37页
     ·透平模块第37-39页
     ·转子模块第39页
     ·燃气轮机数学模型的模块图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1-47页
   ·STAR-90 仿真支撑软件简介第41-42页
   ·仿真模型简介第42页
   ·仿真示例及结果分析第42-46页
     ·加速过程第42-44页
     ·全速过程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结论第47页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式TCP/IP以太网控制器芯片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大鼠机械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