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码头叉桩节点设计及其有限元分析
| 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震害分析 | 第11-12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码头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 第14-30页 |
| ·概述 | 第14页 |
|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与处理方法 | 第14-18页 |
|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 第15页 |
| ·桩土相互作用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 ·ANSYS中桩土作用的实现 | 第18页 |
| ·码头结构有限元时程分析 | 第18-23页 |
| ·工程介绍 | 第18-19页 |
| ·土体参数 | 第19-20页 |
| ·地震波 | 第2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20-23页 |
| ·有限元计算 | 第23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23-29页 |
| ·结构自振周期 | 第23-24页 |
| ·结构整体变形 | 第24-25页 |
| ·码头水平惯性力 | 第25页 |
| ·直桩反应 | 第25-27页 |
| ·叉桩反应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叉桩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30-45页 |
| ·概述 | 第30页 |
| ·叉桩桩帽设计 | 第30页 |
| ·节点设计 | 第30-33页 |
| ·节点设计 | 第31页 |
|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 ·节点材料性能与试件参数 | 第32-33页 |
| ·节点有限元处理 | 第33-41页 |
| ·单元类型选取 | 第33-35页 |
| ·实常数设置 | 第35页 |
| ·材料性能 | 第35-39页 |
| ·节点几何实体的建立 | 第39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形成 | 第39-41页 |
| ·求解 | 第41-44页 |
| ·荷载定义 | 第41-42页 |
| ·求解控制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叉桩节点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45-68页 |
| ·概述 | 第45页 |
| ·单调加载 | 第45-58页 |
| ·力-位移关系 | 第45-46页 |
| ·裂缝分布 | 第46-47页 |
| ·桩帽剪应力分布 | 第47-49页 |
| ·桩帽箍筋应力分布 | 第49-52页 |
| ·桩帽纵筋应力分布 | 第52-55页 |
| ·甲板纵筋应力分布 | 第55-58页 |
| ·低周反复加载分析结果 | 第58-67页 |
| ·节点滞回曲线 | 第59-60页 |
| ·箍筋应力分布 | 第60-62页 |
| ·桩帽纵筋应力分布 | 第62-64页 |
| ·甲板纵筋应力分布 | 第64-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